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失语”及重建

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失语”及重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范式,在艺术研究领域却得不到关注,这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艺术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既有成果,提出比较艺术学学科的建设任务。其主要探讨中国艺术“失语”的原因,并提出重构中国艺术的方法,即立足中国美学,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本书融合了比较文学、艺术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试图为中国比较艺术学的建设作出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第一章 喧嚣中靓丽的返璞

第一节 艺术的终结与泛艺术化

第二节 泛艺术时代与中国当代艺术更深的“失语”

第三节 中国传统美学:泛艺术时代对艺术的拯救

一、主客背离发展的西方现代艺术

二、中国传统美学对当代艺术拯救的可能

三、重建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杂语共生”与“中体西用”

第二章 动荡中“失语”的典范

第一节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一、发展历程

二、园林艺术

三、中国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第二节 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一、发展历程

二、西方古典建筑艺术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西建筑艺术审美差异原因探析

第四节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失语及重建

一、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失语

二、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话语重构

第三章 碰撞中渐失的“双赢”

第一节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审美特征

一、 求美

二、酝酿感悟

三、自然会妙

第二节 西方传统戏剧艺术审美特征

一、求真

二、分析综合

三、语言修饰

第三节 中西戏剧艺术审美差异原因探析

一、文艺功用理论的不同

二、写实与写意的不同追求

三、艺术理念之不同

第四节 中西传统戏剧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戏剧艺术的失语及重建

一、中国戏剧在西方

二、西方戏剧在中国

三、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发展我国当代戏剧

第四章 风雨中最后的宁静

第一节 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一、以字为根的形态美

二、寓动于静的气韵美

三、借字传情的抽象美

第二节 当代书法艺术的美学嬗变

第三节 镌留石间的墨韵——以中国篆刻边款艺术为例

一、印款概说

二、印款的发展

三、丁敬印款“思离群”说对“以书入印”的开创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主要外国论著

后记

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失语”及重建是2014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志超。

得书感谢您对《跨文化比较视野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失语”及重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心灵的视野:数码摄影创作与后期 电子书
摄影是集瞬间性、纪实性、实用性、艺术性、时代感于一身的产物,要想得到好的摄影作品,不但需要掌握摄影技巧,还要学会后期调整。本书以作者40余年的摄影经验为基础,用仅400张精彩的摄影作品作为范例对数码摄影与后期的操作技法进行讲解,帮助读者迅速提升摄影水平。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摄影基本功训练、摄影曝光、现场光运用、以及风光、静物、小品、自然生态、建筑、画意6类摄影题材的拍摄及后期调整技法,深入浅出地讲
东方语境下的画意摄影探究 电子书
中国画意摄影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思想和意境,发展至今已逾百年。从20世纪初开始,以郎静山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摄影师就在中国传统绘画和摄影的结合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从此,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外摄影师不断地在中国绘画的源泉中汲取灵感,或者他们说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响。本书邀请了多位摄影批评家和评论家就百年的中国画意摄影的历史与思想进行了细致地剖析与探究,并且展示了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
爱如雨下 电子书
某个雨天,她突然收到一位很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发来的微信,问她是否会参加班里的同学聚会。借此契机,她终于得知他隐藏了多年的爱意。中学时期的感情就像他们相遇时的雨天,清凉而朦胧,就算他们都曾对彼此有过好感,但时过境迁,生活已经发生变化,只能错过。大学毕业后,她和他在一个雨天再次相遇,他们之间还会书写新的故事吗……
慢慢来,比较快:成为插画师的30周学习手册 电子书
小虫大观 微距镜头下的昆虫世界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面向广大喜爱自然、热爱微距摄影的读者的图书。本书内容按照昆虫的类目进行划分,整体结构清晰,讲解循序渐进,读者通过本书能了解昆虫的活动时间、栖息环境、典型特征等丰富多彩的昆虫知识。本书共涉及近百种不同品类的昆虫,在摄影师的微距镜头下,昆虫的捕食、繁殖等场景被放大,昆虫的体态与动作等特点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昆虫的细节特征,配合轻松有趣的文字,能让读者领略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本书适合儿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