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阐释学的兴起

中国阐释学的兴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创建中国阐释学学派,对于阐释学,对于中国学术,都是一个开创性的事业。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相关领域优秀的学者的相关成果,围绕问题交流、讨论、碰撞,在哲学阐释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上做出厘清,既涉及西方阐释学的核心概念,如Auslegen、Hermeneutik与interpretation,也包括中国语言的表达,如“阐”、“诠”和“解”的确切含义等。

作者简介

编者孙麾,1957年生,哲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1999年被评聘为编审,曾任《未定稿》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主编。

兼任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硕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前言

公共阐释论纲

一 阐释的公共性

公共理性与阐释活动的规范性本质

公共理性与公共阐释的有效性

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看公共阐释

公共理性与阐释的公共性问题

公共性与公共诠释的中国逻辑研究论纲

阐释的公共性与客观性

阐释的公共性与人的历史性前提

公共阐释、公共理性与公共时间

语境参数、文本阐释与意义确证

二 阐释的澄明

“阐”“诠”辨

解释学与思想的客观性

马克思回归历史具体的阐释原则

西方阐释学“阐释”的张力与“阐释”的唯物史观奠基

阐释现象的现象学分析

阐释与过程:一种激进解释学的视角

文本在哲学研究中的意义

解释与可理解性

三 学科对话与公共阐释

公共性的生成及其发展走向

现代性研究的“语言方案”

“坏的主观性”与历史阐释

量子诠释学论纲

阐释的公共性及其探讨方式

四 中国阐释学建构:路径与方法

论解释学的主旨与思想任务

中国世界史阐释学的构建:路径与方法

中国阐释学传统及转向

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

概念创造与历史阐释的公共性塑造

中国阐释学的兴起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麾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阐释学的兴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 电子书
本书全面梳理了全球治理的理论框架和历史沿革,并重点论述中国在经济、金融、货币、能源、气候变化、粮食、发展援助机制、网络空间安全、应对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12个领域对全球治理体系的作用与贡献,然后进一步提出增强中国作用与贡献的途径和建议。
日本的设计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根据设计项目类别排序,旨在介绍活跃于中国的日本当代设计师及其作品,如矶崎新、隈研吾、本间贵史、青山周平、喜多俊之等,项目涵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并附有大量照片,图文结合,详细展示项目的设计理念。
华尔街的中国人 电子书
本书主要背景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分三卷按时间顺序描述了从2001年至2009年近十年间华尔街的重大事件,包括911恐怖袭击,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造成的经济萧条,随后形成的房市新泡沫,老牌投资银行为挽救自己公司各自进行的后搏斗,接下来的股市恐慌,美国政府的救市,房价崩溃前后对冲基金的冷血投机等。主人公是一群生于不同年代,拥有不同背景的在美华人知识分子,在金融危机酝酿、形成、爆发、延宕这一特殊历史时
邮票上的新中国 电子书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选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题材的邮票,系统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0年的伟大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