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我们和自己的母亲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我们无法彼此相爱。
内容简介
母女之间可能也会以爱为名,在彼此关系上造成种种挫折与伤害。作者及众多女性就有这样的经历:母亲不重视她的需求、常对她说No,她只能用愤怒、冷漠与特立独行去应对从小的不平等待遇。
作者在书中说了一些故事,跨及童年、青少年、成年到老后的女儿,也呈现了部分传统母亲的样貌。她不将“母爱伤害”与“母亲”分类或贴上标签,也不谈“修复”或“把爱找回来”的信念,而是尽力从许多真实案例中提供不一样的思考面向。
母爱创伤对各阶段的女儿有不同状态的影响,母女关系的议题及困境或许也因人而异。然而,作者期许的是各年龄层的读者们都能从书中有所省思,带着现在的成熟与智慧,从可能已经破坏的母女关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疗愈力量”,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刘南琦,临床心理师,现任台湾耕莘医院新店总院精神科临床心理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走过破坏、看懂伤害、学习爱
开场 看懂伤害才有办法爱
本书的缘起
本书的特色
前言 受过的伤也有疗愈的力量
第一章 当年的孩子有些苦涩
1 为何在母女关系中受苦?
无法摆脱的命运,无法挑选的家人
无法不在乎的母女关系
2 母亲“应该”是慈爱的吗?
血缘关系≠天然的爱
我们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3 当无法靠近母亲时
童年的不愉快回忆——无法满足的需求
常说“不”的母亲
4 供需不平衡的爱,一切自己来
关系放一边,自我摆中间:属于我的叛逆
独立后,自己更自由
5 母亲的伤害该如何终止?
被体罚的自己,以后绝不打小孩:阿孺的故事
累积出走的能量:阿孺的圆梦计划
6 若没有母爱,该如何长大?
家庭破碎,我该怎么办?
我是自己长大的:健身房先生的故事
不去掌控、过度控制家人,而要祝福家人:黑皮的故事
第二章 走过苦涩的青春岁月
7 所谓的叛逆,其实是被伤害、误解
叛逆的女儿,不被了解的青少年:小柔的故事
8 我不是你们想要的样子
只能在梦里拥有甜点店:小希的故事
我是小提琴家+滑雪选手:陈美的故事
9 不典型的力量
以孝顺为名的伤害:女人不该man,男人不该娘
假儿子真女儿:长裤女的故事
这就是我的声音:花美男的故事
10 没有母爱,还是可以学到爱
情绪是双刃剑,伤了母亲又伤了孩子
失控的母亲,失落的亲情:小芷的故事
11 “都是为你好”:社会期待的破坏力
坚持自己,拒绝相亲:女医师、女画家的故事
“你开心就好”是真的吗?
第三章 成年之后,理解更多,重建关系
12 不良的夫妻关系,母爱大打折扣
抱怨老公的母亲,无法尽的孝道
父母的样子,自己的影子
13 摆脱中产阶级的家庭包袱
丢开家暴的包袱:背包小姐的故事
简单的爱与社会地位无关
14 摆脱传统伦理的枷锁
挑战旧有的“应该”,重新思考
女人的折损,女人的心理病
跨越禁忌
15 摆脱角色的束缚
摆脱角色的义务与责任
主妇的强迫症,唯有看清才能解脱
16 和解是可能的吗?
女人不一定要嫁掉:小敏的故事
只要让步就没有冲突
17 如何在关系中喊停
设下止损点,停止被剥削与踩踏
不能说的秘密:高教授的故事
情绪的苦,身体最知道
第四章 当自己也成为母亲……
18 老女儿的旧伤痛,漫长的疗愈过程
还好没有遗憾:带母亲去旅行
19 新的亲密关系:在过去中学到的事
与其他家人的关系
从母女关系到婆媳关系
想成为不一样的母亲
20 不让自己活在遗憾里
表达需要,不拐弯抹角
理直气壮地付出与争取
21 不复制破坏性关系
我父母的关系
努力不要成为过去的妻子与母亲:小柔的续集
她是养女吗
22 如果爱可以重来
陌生的妈,陌生的爱
用耐心化解对立
23 女儿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未来仍要继续
关系界线进可攻、退可守
后记 不容小觑的关系
被点燃的母女地雷
大病之后选择放下
作者简介
母爱的伤,也有疗愈力量:超越让你倍感痛苦的母女关系是2021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南琦。
得书感谢您对《母爱的伤,也有疗愈力量:超越让你倍感痛苦的母女关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