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实学思想家颜元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中对颜元的成长经历、学术渊源、核心观念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涉及颜元实学思想的多个方面,包括实性论、为学论、实事经世论、教育论,揭示了颜元实学思想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颜元实学思想的视角,同时也为学界研究颜元思想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作者孙庆峰,哲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序言
绪言
第一章 颜元的学思历程
第一节 躬行实践的生平
一 长于蠡城
二 迁居乡村
三 归老博野
第二节 思想转向实学的历程
一 从道教到儒家
二 从陆王到程朱
三 从程朱到实学
第三节 师友的重要影响
一 孙奇逢和王余佑
二 刁包和李明性
三 张罗喆和王养粹
第二章 “性即是气质之性”的实性论
第一节 “性即是气质之性”
一 理气融为一片:“理即气之理,气即理之气”
二 性形生成:“一理赋之性,一气凝之形”
三 性形不二:“舍形则无性矣,舍性亦无形矣”
四 性不可分:“性即是气质之性”
第二节 人性皆善
一 气质皆善:“非气质无以为性”
二 情、才无恶:“非情才无以见性”
三 恶的成因:“引蔽习染”和“误用其情”
第三节 践形尽性
一 作圣践形:“人至圣人乃充满此形”
二 据形尽性:“尽性者于形尽之”
第三章 “实行”“实用”的为学论
第一节 为学之核心要义:学必求实
一 崇实黜虚:“三事”“六府”“三物”与“天道性命”
二 动以求实:“时习力行”与“读著主静”
三 身行实致:“身实学之”与“身实习之”
第二节 为学之先后次第:行在知先
一 即物求知:“致知在是物上”
二 行中生知:“犯手实做其事”
第三节 为学之目标追求:因用见体
一 体用不二:“彻始彻终总是体用一致”
二 作用为性:“作转世人,不是作世转人”
第四节 为学之价值追求:重义尚利
一 利为义和:“利济苍生,方是圣贤”
二 义利并重:“正其谊以谋其利”
第四章 “为天地造实绩”的实事经世论
第一节 紧贴基层实际的民生领域改革思想
一 均分田亩:“可井则井,不可则均”
二 轻赋薄敛:“税本色、均田为泽民第一义”
三 兴办水利:“兴利即除害也”
第二节 力求实效的政治军事领域改革思想
一 分封建邦:“非封建不能尽天下人民之治”
二 寓兵于农:“治农即是治兵”
三 礼乐兴邦:“不以礼乐,不能化导万世”
第三节 注重实用的选人用人领域改革思想
一 实行征举:“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
二 唯才是用:“善言不足凭,只能办事人可用”
第五章 “习而行之以为教”的实学教育论
第一节 成就“有用之才”的实学教育目标
一 培养人才:“人才者,政事之本也”
二 造就通儒:“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
三 培育专家:“各专一事,不必多长”
第二节 “学、教、治皆一致”的实学教育内容
一 因用设学:“学即所用,用即所学”
二 德智融合:“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三 文武并举:“才武,圣教之所先”
第三节 “习行”“习动”的实学教育方法
一 批评书本教育,提倡“习行”、习讲结合
二 批评心头教育,提倡“习动”、动静结合
三 批评虚高教育,提倡“从粗入精”、下学上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实性与实用:颜元实学思想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庆峰。
得书感谢您对《实性与实用:颜元实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