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诗经学研究

郑玄诗经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诗经》郑笺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郑《笺》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对郑玄本人,郑《笺》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的描述,以及对相关文献版本的介绍,其中用力最多、讨论最充分的是《诗经》序、毛《传》、郑《笺》、《毛诗谱》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者对郑《笺》与今文“三家诗”的关系,郑《笺》训诂条例和义理,《毛诗谱》的内涵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和归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孔德凌,女,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博士毕业,2007年进入济宁学院工作,现任济宁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经学、中国古代学术史,出版学术专著有《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合著)、《明代经学学术编年》(合著)。

古籍整理著作“子海精华编”《冲虚至德真经四解》、《孔子集语集校》(合著)、“儒藏精华编”《毛诗正义》(合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郑玄《诗经》学研究史

第一节 郑玄之前的《诗经》研究概况

一、先秦《诗经》研究

二、汉代《诗经》研究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隋朝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一、魏晋时期《毛诗》郑学、王学之争

二、南北朝、隋朝《毛诗》义疏之兴盛

第三节 唐代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一、初盛唐时期《诗》学之统一

二、中晚唐时期《诗》学之新变

第四节 宋元明时期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一、宋代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二、元代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三、明代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第五节 清代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一、清初至康熙年间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二、乾嘉道光时期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三、道光以后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第六节 近代以来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一、1919—1948年间郑玄《诗经》学研究

二、1949年以后的郑玄《诗经》学研究

第二章 郑玄治《诗》的学术基础

第一节 转益多师的求学生涯

一、受业太学

二、师事马融

第二节 扎实严谨的注经实践

一、党锢祸起,隐居著述

二、末世流离,注经不废

第三节 广博精深的学术修养

一、以经典证《诗》

二、以史籍证《诗》

三、以谶纬证《诗》

第四节 深厚宽广的经学积累

一、西汉经学

二、东汉经学

第三章 《三礼注》与郑玄《诗经》学

第一节 《三礼注》与《毛诗》

一、《三礼注》与《毛诗》经文

二、《三礼注》与《毛诗序》

三、《三礼注》与《毛传》

第二节 《三礼注》与“三家《诗》”

第四章 《毛诗谱》研究

第一节 《毛诗谱》的版本流传

一、宋前《毛诗谱》版本的完整流传

二、宋代以来《毛诗谱》版本的辑佚补亡

第二节 《毛诗谱》的内容

一、《毛诗谱》命名由来

二、《毛诗谱》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毛诗谱》与《毛诗序》

一、《毛诗序》作者探究

二、《毛诗序》篇次研究

三、《毛诗谱》对《毛诗序》的继承

四、《毛诗谱》对《毛诗序》的发展

第四节 《毛诗谱》的学术价值

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价值

二、纲举目张、上下贯通的论《诗》方式

第五章 《郑笺》研究(上)

第一节 《郑笺》的版本流传

一、《郑笺》写本

二、唐宋《郑笺》石经

三、五代以来《郑笺》刻本

第二节 《郑笺》与《毛诗序》

一、据《序》立义

二、乖离《序》义

三、随《序》而误

第三节 《郑笺》与《毛传》

一、《郑笺》申明《毛传》

二、《郑笺》改易《毛传》

第四节 《郑笺》与“三家《诗》”

一、《郑笺》依“三家《诗》”申《毛传》

二、《郑笺》依《毛传》改“三家《诗》”

三、《郑笺》依“三家《诗》”改《毛诗》、《毛传》

第六章 《郑笺》研究(中)

第一节 《郑笺》中的文字训诂

一、文字训诂形式

二、文字训诂依据

三、文字训诂特例——改字

第二节 《郑笺》中的文字注音

一、拟其音

二、找音近字

三、校正声误

第三节 《郑笺》中的语法观念

一、对词类的认识

二、对句法的认识

三、对《诗经》修辞手法的阐释

第四节 《郑笺》对《诗经》章句的研究

一、串讲章句大意

二、分析篇章结构

第七章 《郑笺》研究(下)

第一节 校勘文本的价值

一、郑玄校勘《诗经》的价值

二、《毛诗传笺》的校勘价值

第二节 文字训诂的价值

第三节 内容考实的价值

一、考定名物制度的价值

二、考知历史地理的价值

第四节 考定《诗》旨的价值

第八章 郑玄解《诗》的学术特点

第一节 自成体系

一、以“笺”解《诗》

二、以“谱”论《诗》

第二节 闳通博大

一、融通今文、古文

二、打破师法、家法

第三节 简约精当

一、凡说不解者

二、发一义无不贯穿群经

三、纲举目张

第四节 实事求是

一、其本可据,其字可辨

二、其字可读,其义可解

第五节 经世致用

一、抒发世道衰乱之感伤

二、剖析世道衰乱之原因

三、开列世道衰乱之处世良方

四、论述君道思想与治世理想

第九章 郑玄解《诗》的学术方法

第一节 郑玄以史解《诗》

一、概述诗歌历史

二、考察诗歌时世

三、考察诗歌历史背景

第二节 郑玄以地理民情风俗解《诗》

一、郑玄对前人地理民情风俗研究成果的继承

二、郑玄对地理民情风俗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郑玄以礼解《诗》

一、阐释礼仪制度

二、施以伦理说教

三、进行政治教化

第十章 郑玄《诗经》学的学术影响

第一节 郑玄《诗经》学对郑门弟子的影响

一、郑门弟子概况

二、郑玄《诗经》学对郑门弟子学术的影响

第二节 郑玄《诗经》学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第十一章 郑玄治《诗》的不足

第一节 郑玄治《诗》之盲从

一、盲从《序》、《传》等

二、盲从礼书、谶纬等典籍

第二节 郑玄治《诗》之妄改

一、妄改文字

二、妄改义训

第三节 郑玄治《诗》之立异

一、经解歧义

二、经外增义

三、离经背义

参考引用文献

郑玄诗经学研究是202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孔德凌。

得书感谢您对《郑玄诗经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
虚白楼诗 电子书
虞愚撰的这本《虚白楼诗(精)》根据《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为底本,厦门风行印刷社1949年铅排未印版(复印件),附录《虞愚先生遗诗辑录》,何丙仲辑注,约180首。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