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诗经学研究(精)

东亚诗经学研究(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多年来有关《诗经》研究之部分成果,共收入十篇论文。

内容简介

收录历年来所撰《诗经》研究论文十篇,依性质区分为“注疏篇”、“通论篇”、“日韩篇”三部分,因其探讨范围涵盖中、日、韩三地之《诗经》著作,故颜日“东亚《诗经》学研究”。其涉及之著作时代,则上自战国楚竹书,下至现代标本《毛诗注疏》。近年来,东亚《诗经》学之研究风气,方兴未艾,希望《东亚<诗经>学研究》能起部分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简介

作者张宝三,台湾省云林县人,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硕士、博士。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6。8-1997。7)、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01。6-2001。9)、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2002。8-2003。7)等校访问学人。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著有:《唐代经学及日本近代京都学派中国学研究论集》(1998)、《五经正义研究》(1992);编有:《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2005,与郑吉雄合编)、《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2004,与徐兴庆合编)、《日本汉学研究初探》(2002)。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自序

注疏篇

壹、《毛诗注疏》之《诗经》诠释及其得失

一、前言

二、《毛诗注疏》之形式结构

三、《毛诗注疏》之诠释内容

四、《毛诗注疏》中所见《毛诗》诠释之传承与发展

五、《毛诗注疏》诠释之得失

六、结论

贰、论标点本《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的几个问题

一、前言

二、关于《毛诗正义》书名

三、关于注、疏之标点

四、关于《经典释文》之标点

五、关于校勘记

六、结论

叁、《毛诗·关雎》篇《序》、《传》、《笺》、《疏》之诠解及其解经性格

一、前言

二、《序》、《传》之诠解

三、《笺》、《疏》之诠解

四、《毛诗·关雎》篇《序》、《传》、《笺》、《疏》之解经性格

五、结论

通论篇

肆、《上博一·孔子诗论》对《关雎》之诠释论考

一、前言

二、《上博一·孔子诗论》有关《关雎》诸简内容析论

三、《孔子诗论》《关雎》说与《毛诗》说之比较

四、结论

伍、束皙《补亡诗》论考

一、前言

二、束皙生平事迹考述

三、《补亡诗》写作之缘起与年代

四、《补亡诗》与夏侯湛《周诗》之关系

五、《补亡诗》作品析论

六、《补亡诗》之评价

七、《补亡诗》之影响

八、结论

陆、伦敦所藏斯二七二九号敦煌《毛诗音》残卷论考

一、前言

二、“斯二七二九号敦煌《毛诗音》残卷为刘炫所撰”说考辨

三、论“斯二七二九号残卷”非刘炫《五经正名》或《毛诗述义》

四、斯二七二九号《毛诗音》残卷在经学研究上之价值

五、结论

柒、权德舆《明经策问·毛诗问》论考

一、前言

二、《明经策问》之撰作年代

三、《明经策问》之性质

四、《明经策问·毛诗问》析论

五、《明经策问》在唐代科举制度及经学史研究上之意义

六、结论

日韩篇

捌、清原宣贤《毛诗抄》研究:以和《毛诗注疏》之关系为中心

一、前言

二、清原宣贤之生平及其《诗经》学渊源

三、《毛诗抄》之版本

四、《毛诗抄》对《毛诗注疏》之承袭

五、《毛诗抄》对《毛诗注疏》之补充与调整

六、《毛诗抄》对《毛诗注疏》之误读

七、《毛诗抄》在东亚《诗经》学史研究上之价值

八、结论

玖、吉川幸次郎之《诗经》研究方法

一、前言

二、吉川幸次郎生平概述

三、吉川幸次郎有关《诗经》之著作

四、吉川幸次郎之《诗经》研究方法

五、吉川幸次郎《诗经》研究方法之检讨

六、结论

拾、朝鲜正祖《诗经讲义》论考

一、前言

二、《诗经讲义》撰作之背景与形式

三、《诗经讲义》之内容

四、朝鲜正祖对朱熹《诗集传》之态度

五、朝鲜正祖对《诗经》之校勘

六、朝鲜正祖对《诗经》之训诂

七、朝鲜正祖之解《诗》观

八、朝鲜正祖《诗经》论之检讨

九、结论

引用书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东亚诗经学研究(精)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宝三。

得书感谢您对《东亚诗经学研究(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考博英语全国名校真题精解 电子书
英语考试是考生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道路上比较大的障碍和挑战。为了帮助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了解各高等院校考博英语的命题特点和出题动态,我们参照一些名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大纲,认真研究了100多所高等院校400多份历年考博英语真题,精心挑选了部分试题和相关资料,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20所重点高等院校近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作了详细的解析。本书详解其解题思路,全面分析其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