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第十五辑

中国儒学·第十五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儒学》第十四辑:涵盖五方面内容,25位学者23篇文章,展示儒学学术研究高水平。

内容简介

《中国儒学》第十四辑内容包括“早期儒学研究”“儒家伦理”“宋明儒学”“现代儒学的展开”“儒学纵横”五个方面的内容,收录了包括刘丰、沈顺福、王正、黄保罗等儒学领域25名学者的23篇文章,主要涉及《论语》《儒行》《儒效》等经典文献的思想,阐述孔子、荀子、王阳明、牟宗三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意识、儒学的信仰及其“类宗教性”、儒家的道德情感与主体超越、中国哲学“自我”觉醒的历程等,是一本关于中国儒学学术研究的高水平的理论结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中国儒学》编辑委员会

早期儒学研究

从《儒行》到《儒效》:先秦儒学的发展与转折

荀子的“政治正当性”理论

重思荀子的“大清明”

一 “大清明”的基本含义

二 “清明”诸义解

三 “大清明”的哲学意义

四 由“大清明”反思中国哲学对认知与道德的理解

以气养身:孟子的气论与身体

一 问题的提出:孟子气论的普遍性意义

二 超越身形的“浩然之气”

三 “夜气”与血气之欲的突破

四 结语

宋明儒学

王阳明与陈白沙之间是否存在学脉传承关系?

晚明徽州阳明学思潮

一 抄本《新安理学先觉会言》的价值

二 阳明高足以讲会的形式在徽州传播

三 阳明学在徽州的展开

四 徽州弟子对阳明学的诠释

五 阳明学传入徽州的原因及意义

《论语》“观过知仁”章新诠

一 汉唐史籍与经典注疏中的“观过知仁”

二 朱熹论“观过知仁”及其对湖湘学者的批评

三 湖湘学派“观过知仁说”的延续

结语 中道诠释精神视域下的“观过知仁”

体性与体用

一 体形、性用

二 五行体性

三 五常体用

四 余论

现代儒学的展开

现代儒学与人伦的规范性重构

冯友兰新理学哲学话语的构建方法

一 “形式底释义”与“最哲学底哲学”

二 分析化:避免独断与哲学话语的“空灵化”

三 形上之理:从道德本体到形式本体

四 “宇宙底道德”与“社会底道德”

五 “性之善恶”的逻辑分析

六 境界论的“知识底路子”

结语

牟宗三与黑格尔哲学

一 “理性”的绝对性

二 精神表现历史

三 “良知自我坎陷说”与辩证法

牟宗三对康德“物自身”概念的接受与转化

一 消极意义的“物自身”

二 牟宗三基于智的直觉基础上理解的“物自身”

三 价值意味的“物自身”

“科学性”的新探求

导言 从范式反思到知识积累

一 科学化的新方向

二 新范式反思:困境与启发

三 通史与话题的更新:新范式的成果

四 走向极端化:偏离知识的追求

中国哲学“自我”觉醒的历程

一 在意识形态话语反思中认识“自我”

二 通过“他者”认识“自我”

三 “自我”的危机

四 危机的解决与“自我”的觉醒

五 “自我”觉醒的理论形态

六 “自我”的未来

儒家伦理

儒学的信仰建构及其“类宗教性”

一 关于“宗教”与“类宗教性”的个人观点

二 天命之客观性的消解与天道的本原性抽象

三 必然性向当然性的迁移与意义的“内在输入”

四 作为道德实践的意义表达与生活的神圣性

家庭和家庭价值观

一 家庭比较:中国和古希腊、古罗马

二 儒家特色的当代家庭生活

三 家庭构成

四 父子互动

五 世代相传的家

儒家道德情感与主体超越

一 情感的理性化

二 情感的超越性

三 个体与主体超越性

当代儒家伦理研究的方法论省思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后果论与儒家伦理

三 义务论与儒家伦理

四 德性论与儒家伦理

五 意义与限度

孔子义利之辨的误说纠谬与其义利关系新说

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误说纠谬

二 “成人”“见利思义”与君子“义以为上”误说纠谬

三 从孔子伦理思想的主体结构看其义利关系

儒学纵横

国学应该往何处去?

一 从小商之家走入学术道路

二 思想转型与学术贡献

三 新时代国学应往何处去

土耳其儒家研究现状管窥

一 在土儒家研究现状

二 学术性儒家研究

三 网络之学习儒家的情况

四 结语

古今相映:传经以言志,诵典以修心

投稿须知

中国儒学·第十五辑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中江。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儒学·第十五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美学(第4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四辑。
中国美学(第2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二辑。
中国美学(第1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一辑。
中国美学(第3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三辑。
中国美学(第5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