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

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跨地域、全球视角

内容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海上丝绸之路(即中国和中国以外各地区的海上联系)的研究,一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即中国以外、但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的研究。本书是“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的第一本,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论文集,时间和地域跨度较广,但都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展开,论题有关海外贸易、地缘政治等。展现了一种全球史的视角,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示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总序

阿曼与中国的早期交流

序言

一 早期传到中国的阿曼特产

二 经由阿曼传到中国的外域事物

三 蒙奇、兜勒遣使中国及其意义

六朝时期会稽郡的海外贸易

一 “亶洲”与“货布”

二 当时的航海技术为这条海上贸易通道的存在所提供的可能性

二 亶洲人来会稽的目的

三 当时中日间贸易的内容

四 在会稽郡的登陆地点

五 关于中日双方发生交易时的支付手段

唐朝与黑衣大食关系史新证

前言

一 《杨良瑶神道碑》及有关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

二 唐朝遣使黑衣大食的背景和缘由

三 为何选择海路

四 南海祭波

五 出使往返的时间

六 经行路线

七 出使的成果及影响

八 《杨良瑶神道碑》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附录一 《杨良瑶神道碑》录文

附录二 杨良瑶年表

附录三 后续讨论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海路联系

结语

多种类型,多重身份: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商人

一 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

二 前近代与近代早期国际贸易中的商人

三 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商人

四 “恶”推动历史:走向近代的开端

普鲁士鹰旗在广州:18世纪中期埃姆登亚洲公司的广州贸易

一 18世纪欧洲与中国贸易的国际环境

二 埃姆登亚洲贸易公司的建立

三 公司商船的埃姆登-广州行及贸易状况

四 埃姆登公司的广州贸易在普鲁士引发的热情

五 公司的终结

商业文明、世界知识与海洋秩序

一 围绕“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反驳

二 差异之一:商业/外交观念之比较

三 差异之二:世界认知与意识之比较

四 中国经验之复杂性

“巨龙入海”:中国海岸城市带与亚欧地缘政治再探讨

一 近代中国海岸城市带的发展概观

二 从晚清塞防与海防抉择看当今海陆通联发展之平衡问题

三 中国海岸城市带之历史文化与地缘政治思考

朝鲜的清钱通用与革罢

结语

“他者”与“自我”的双重建构:日本武士道论视野中的中国儒学

一 山鹿素行:儒学价值观与“中国”的剥离

二 吉田松阴:儒学普遍主义与日本特殊主义的交错

三 井上哲次郎:儒学普遍主义精神的解体

从“大陆政策”到“大东亚共荣圈”: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

一 明治时代的45年间(1868—1911)是日本亚太政策的基本形成阶段

二 大正至昭和初年(1912—1930)是日本亚太政策的初步实施阶段

三 “十五年战争”期间(1931—1945)是日本亚太政策的全面实施阶段

菲律宾有机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 菲律宾有机农业兴起的背景

二 菲律宾有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三 菲律宾发展有机农业的举措

四 简短的结语

摩洛哥与马里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

一 互通有无的商路

二 相互映衬的城市

三 汇聚交融的伊斯兰文化

四 相互交织的政治命运

小结与思考

墨西哥革命后“国家重建”时期的土地与农业政策

一 “索诺拉王朝”初期的土地改革

二 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土改步伐的减缓

三 农村社会阶级关系与农民传统观念对土改的影响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引言

一 陆上丝绸之路:西域

二 海上丝绸之路:南海

三 西方殖民主义与丝绸之路

四 中国、丝绸之路与世界

结语

作为海盗的东印度公司与亚洲的人们

导言

一 东印度公司概要

二 东印度公司与日本

结语

编后记

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伯重。

得书感谢您对《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史(第1辑) 电子书
《全球史与中国》关注中国与世界经贸科技交往,突破民族国家界限,探讨中华文明与全球文化交流。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 电子书
从沉船角度,梳理和分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程。
不尽的江河不断流——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电子书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将相关问题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用比较的视野,对中华文明进行考察,从宏观思考中看清文明的发展趋势,从比较研究中剖析各文明的异同,阐述中华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 电子书
本书考察厦门鼓浪屿近百年间走过的近代化历程及其社会变迁,探索既定区域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历史积累与积淀,如何影响和制约该区域的近代化进程。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