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命长宽高:新生命教育论纲

拓展生命长宽高:新生命教育论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朱永新老师关于新生命教育的系统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价值与意义、理念建构、渗透课程、专设课程、教学原则与方法、评价方式、师资培养八个方面,对新生命教育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建设新生命教育实验学校、编写新生命教育教材、培养新生命教育师资、开展新生命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30人论坛成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从2000年起,由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推广。至2017年,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3500余所实验学校、370余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之中,以行动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 儿童幸福成长,从生命教育开始

前言

第一章 新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 新教育对生命的认识

二、 新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

第二章 新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一、 拓展生命的长度是锻造人类生命链环的重要基础

二、 拓展生命的宽度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三、 拓展生命的高度是构筑人类精神高地的根本手段

第三章 新生命教育的理念建构

一、 新生命教育的理念

二、 新生命教育的原则

第四章 新生命教育的渗透课程

一、 新体育课程

二、 每月一事课程

三、 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四、 电影课程

五、 班会课程

六、 生日课程

七、 生死课程

八、 生命叙事课程

第五章 新生命教育的专设课程

一、 为什么要开设生命教育专设课程

二、 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理念

三、 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特点

四、 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目标

五、 新生命教育专设课程的内容设计

第六章 新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 新生命教育的教学原则

二、 新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

第七章 新生命教育的评价方式

一、 新生命教育评价的方向

二、 新生命教育的评价原则

三、 新生命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八章 新生命教育的师资培养

一、 提升每一个教师的生命素养

二、 开展生命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结语

附录

附录1: 新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报告

附录2: 新生命教育研究所主要著作

附录3: 新生命教育研究所主要期刊成果

附录4: 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推荐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拓展生命长宽高:新生命教育论纲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朱永新。

得书感谢您对《拓展生命长宽高:新生命教育论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电子书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公共行政伦理学论纲 电子书
本书首先撷取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及儒家美德伦理,提炼其伦理价值与公共行政的契合性,分别作为行政伦理之利益论、义务论和德性论基础,并整合其为公共政策所依凭之“综合伦理”。接着以中西官僚制为典型的公共组织类型,探讨其在结构、文化和价值方面对行政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组织伦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最后深入论证行政人的角色和责任,深度挖掘其责任之源,竭力凸显行政人之公民角色定位、民主型人格及道德成熟之本
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 电子书
本书从民族学研究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出发,以欧洲、非洲的个案作为切入点,建构了一个新的冲突理论。在人们既往的认知中,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往往被视作引发冲突或者产生政治分化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历史上并无充分证据来支撑这些观点。本书批判性地检视这些成见,并诠释了水、石油、政治资本、区位优势等资源在族群与宗教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教育论 电子书
本书秉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原则,试图以教师教育为主题,以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主线,通过对教师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万祥与人文教育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从成长之路、教育思想、典型案例、社会反响、成果展示五个部分反映高万祥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