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帮助读者理解具身智能的本质和意义、引领行业和企业的变革。
内容简介
自人工智能(AI)的概念诞生之日起,科学家们就热衷于探讨它的发展路径。第一阶段毫无疑问是计算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AI在运算能力和记忆方面早已超越人类。第二阶段,是感知智能,让机器可以看得懂听得懂这个世界。科学界认为,尚未到来的第三阶段,是认知智能,甚至提到一个词:认知时代。
我们来到大模型时代或者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了吗?如果我们此时此刻正身处这个时代,那上一个是什么时代?
有人说,大规模预训练已经过时,AI要实现具身化,具备推理能力,接着自我意识相伴而生。具身智能揭开了人类驯服机器的科学路径,小到在分子或原子上进行操作的纳米机器,大到震天撼地的巨型机械,无不乖乖地服从人类的操控指令,替代或者协助人类完成复杂的任务。
具有自我意识的AI是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我们需要开始认真考虑如何不被机器奴役了?多年以后,面对人工智能,人们会想起AI之父图灵在花园里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吗?
作者简介
作者刘云浩,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ACM Fellow,IEEE Fellow,ACM中国理事会主席。199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刘云浩教授围绕传感网、工业互联网、室内定位等领域开展工作,率先提出自组织弱联网理念,在世界上首次设计和实现了基于RFID的非测距定位算法,将室内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相关论文累计他引超过12000次。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副主编,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和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编委。2010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被TCP/IP发明人之一、图灵奖获得者文顿瑟夫(Vinton Cerf)授予ACM主席奖(ACM Presidential Award),是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人。2014年获得ACM MobiCom大会唯一最佳论文奖,2015年成为美国ACM Fellow与IEEE Fellow,2016年获得物联网青年成就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种到地里的娃娃
从艾伦·图灵的童年说起
数学是否“完备”?
让机器“思考”
人工智能的诞生
上篇 机器可以思考吗?
第一章 符号主义的野望
从机械论说起
“逻辑理论家”诞生
“天才”与“勤奋”
诞生即高光,直到……
第二章 联结主义:从模仿到超越
从模仿大脑开始
重要的“常识”
“英雄不问出处”
终于大脑,却不始于大脑
符号主义学派和联结主义学派的回顾
第三章 行为主义的世界很大
P人行为主义学派
“事事有回音”
机器崛起
三大学派回顾
第四章 大模型:大道之行,多则异也
打败围棋,开始进化
何为大模型
“自学成才”GPT
大模型的困局
第五章 和光同尘,从离身智能到具身智能
机器的智能从何处来
具身一定是“人形”吗
下篇 模仿游戏
第六章 感知
感官的进化
传感器的诞生
感知技术革命
感知智能的挑战
感知需要具身经验
第七章 认知
认知外部世界
用可供性理解事物
建立机器“世界观”
机器帮助人类提升认知
第八章 决策
机器如何做决策
从模仿中学习
新的进展
强化学习
何为强化
实例:格子迷宫
精确还是混沌?
贝尔曼方程
实战:减肥计划
免费的午餐
决策的关键:算力常胜
第九章 行动
如何“做到”
冗余自由度与机械舞
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
交互之难
知者敏于行
智能化熵增与具身导航
大模型如何“接地”
第十章 进化
楚门的世界
虚拟世界的原住民
开始具身进化
具身智能的学习任务
从虚拟到现实
模仿游戏还是进化游戏
结语
参考文献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2025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刘云浩。
得书感谢您对《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