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抗癌力

吃出抗癌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普通、高危人群的防癌指南。

内容简介

中国每年有将近500万新发癌症患者。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和民间谣言让很多人谈癌色变,更使很多患者对癌症治疗信心不足。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真实的案例,揭示了癌症的真相,包括20个癌症认识误区、容易引发癌症的8种不良生活习惯、最新的癌症治疗手段等,并从营养学角度科普吃什么才能防癌抗癌。通俗易懂的讲解配合生动有趣的图片,普通人群、高危人群、癌症患者及家属,一看就明白,拿来就能用。

针对不同阶段的癌症患者,本书分治疗前期、手术阶段、放疗阶段、化疗阶段、治疗后期、康复阶段等6个阶段,精心准备全面科学的对症饮食方案,尽力满足患者的饮食需求,解决患者治疗、康复期间不知道吃什么、怎么吃的困惑。

本书为癌症患者和家属指明如何合理补充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提高各种治疗手段的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还为普通人群和高危人群提供全面科学的癌症预防建议,让防癌更科学,让抗癌更轻松。

作者简介

编者孙蔚莉,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江苏省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委员会乳腺癌学组副组长,《蔚蓝讲坛》公众号、视频号创建人。

从事临床肿瘤治疗工作30余年,精通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擅长乳腺癌、肺癌的化疗及各类综合治疗。曾主编《乳腺癌知多少》,副主编《乳腺癌这样征服》,参编《循证肿瘤治疗学》《现代肿瘤循证诊疗手册》《现代乳腺病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名单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章 癌症的真相

从不治之症变成可治愈疾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

从正常细胞发展到肿瘤,需要10年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肿瘤列为一种慢性病

用中医提倡的生活方式防癌抗癌

35岁开始,癌症发病率显著上升

生活中常见的肿瘤

8个易致癌的不良习惯

这些情况可能是癌症的征兆

中国癌症患者的负担较重

中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10%~15%

中国女性有较高的肺癌发病率

中式烹饪方式更容易致癌

女性警惕乳腺癌,男性关注前列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新发病例数最高的癌症

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前列腺癌有向年轻人转移的趋势

这4种癌症有可靠有效的筛查方法

乳腺癌筛查:超声检查、磁共振和X射线检查

宫颈癌筛查:HPV检查、TCT、阴道镜检查等

肺癌筛查:低剂量螺旋CT

结直肠癌筛查:粪便潜血检查和肠镜检查

打疫苗就不会得癌了吗

找到不致癌的“癌细胞类似物”是关键

疫苗在预防特定类型的癌症方面有优势

治疗性疫苗有希望根除病灶

有疫苗能预防所有癌症吗

了解治疗手段,才能不恐惧

肿瘤的类型和分期有哪些

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化疗与放疗

CAR-T免疫疗法:快速、准确杀伤癌细胞

不断更新的疗法:靶向疗法、内分泌疗法、基因疗法

癌症治疗最大的困难:抗药性

抗癌药物难以控制复发

用平常心看待耐药性

面对“神奇”的抗氧化保健品,请拒绝

抗氧化保健品无法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产品可能会加速肿瘤生长

饮食补充更安全

化疗药物的真相是什么,到底是否有效

化疗药物是生化武器吗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可控可预防

化疗作用于全身,能杀死潜伏的癌细胞

放疗是利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

癌细胞对射线更敏感

放疗效果数天后才会显现

新技术击杀癌细胞更加“快、准、狠”

放疗有哪些副作用

放疗的注意事项

抗癌防癌的误区

误区1 癌症是无法预防的

误区2 患癌症与酸性体质有关

误区3 常吃碱性食物,能预防癌症发生

误区4 天天吃抗癌食物,就能远离癌症

误区5 癌症就是治不好,治了也白治

误区6 癌症晚期治疗没有意义

误区7 迷信偏方,放弃常规治疗

误区8 手术切除肿瘤之后癌症即痊愈

误区9 癌症常规治疗都不见效,营养治疗更无效

误区10 减少营养摄入,能“饿死”癌细胞

误区11 不吃或少吃主食,就能减少对癌细胞的供能

误区12 大补有利于癌症患者康复

误区13 可以放弃正规治疗,尝试广告宣传的新疗法和新药

误区14 癌症患者不能吃糖

误区15 乳腺癌患者不能吃豆制品

误区16 癌症患者多喝汤才能补充营养

误区17 治疗、饮酒两不耽误

误区18 癌症患者忌吃“发物”

误区19 癌症患者要多休息,少运动

误区20 癌症患者不能正常回归社会

第二章 选对食物,养成良好的抗癌饮食习惯

癌症“青睐”能量摄入超标人群

这些癌症与肥胖关系密切

一个人每天需要多少能量

能量过剩或不足都不行

多数癌症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

主食吃得太“精致”并不好

主食遵循“粗细粮搭配”原则

全谷物自带“抗炎成分”

杂豆淀粉含量高,薯类富含蛋白质

粗粮怎么做更可口

处于肿瘤高代谢状态要适当多吃主食

高脂饮食会给癌细胞“打掩护”

高脂饮食与乳腺癌、肠癌密切相关

有两类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

勤换烹调油种类,尽量买小包装

优质蛋白有利于增强免疫力

不合理摄入蛋白质会增加患病风险

癌症患者蛋白质需求高于普通人

荤素搭配,首选豆类和白肉

矿物元素,含量少作用大

硒: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

钾:防止细胞不正常繁殖

锌:饮食补锌可控制食管癌

碘:活化多种酶,预防甲状腺癌

多种维生素有利于防癌抗癌

维生素A:能预防源于上皮组织的癌症

维生素D: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

维生素E:能抑制癌细胞增殖

维生素K:针对骨髓异常和白血病有效果

维生素C:藏在蔬果中的“防癌卫士”

庞大的B族维生素:能直接或间接抗癌

膳食纤维保护肠道,预防肠癌

虽不被人体消化,但能促进消化

可溶性膳食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预防结直肠癌

怎样从蔬果中补充膳食纤维

植物化学物:大自然赠予的“抗癌助手”

植物中的“抗癌明星成分”

花青素:对癌细胞抑制作用明显

大蒜素:激活人体抗癌免疫细胞

大豆异黄酮:抑制癌细胞增殖

苦杏仁苷:抗癌药物的优质选择

茶多酚:抗氧化、杀伤癌细胞

有可能致癌的食物与元素

食源性化学致癌物

有致癌风险的食物

具有防癌功效的食物

全谷物

苹果

咖啡

豆类

绿茶

大蒜

十字花科蔬菜

亚麻籽

第三章 癌症治疗期间怎么吃

患癌了,首先要纠正饮食

抗癌——保证营养是关键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

提高白肉比例,减少红肉摄入

患病阶段不同,营养管理方式要及时调整

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吗

中医学认为需要适当忌口

疾病分寒热虚实,对应食物忌口

忌口原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时制宜

忌口过多不利于癌症患者恢复

在家评估营养状况

养成记录体重的习惯

用同样的碗计算饭量的变化

用运动或者握力器评估体能

手术前,慢性病患者平时的药还能吃吗

无须停用的降压药

需要停用的降压药

降脂药不需要停

不同种类降糖药的停用标准

注射用胰岛素不用停

抗心律失常药使用至手术当日清晨

冠脉搭桥或者冠脉支架的患者需在医嘱下进行换药

中枢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用药可使用至手术当日

手术前后的营养原则

手术前等待期,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摄入

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及早干预

手术后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

特殊疾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饮食搭配

放疗期间的饮食原则

体重下降过快,放疗效果差

头颈部肿瘤患者饮食要温凉、低盐、清淡

消化道肿瘤患者要少食多餐

其他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的饮食原则

化疗期间的饮食原则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吃靶向药需要忌口

蔬菜和水果慢慢吃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

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

吃些药膳能开胃健脾

手术后患者的“大补”误区

误区1 迷信名贵补品和保健品

误区2 老火靓汤是精华

误区3 手术后才考虑补充营养

误区4 听信谣言,肉蛋奶都不吃

误区5 刚出手术室就开始补

治疗结束以后怎么吃

多数早中期癌症患者采用普通膳食

适当加餐,也能偶尔吃点甜的

软膳食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

消化功能障碍者可选择半流食与流食

糖尿病与肿瘤并存,饮食怎么办

要注意肿瘤与糖尿病共存的情况

按三个层级监测血糖

检查自己的膳食结构

保持高蛋白、高优质脂肪饮食

低GI食物适量吃,中GI食物限量吃

多吃白肉、瘦肉和豆类

蔬菜按照彩虹法则搭配

选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

调味品也不能多吃

少食多餐

高尿酸血症肿瘤患者怎么吃

低嘌呤饮食

低脂饮食,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保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

每天摄入50~70克蛋白质

第四章 减少治疗副作用怎么吃

食欲缺乏

患者食欲变差的5个原因

不强迫多吃,少食多餐

吃不下东西就喝下去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增香增色,刺激多重感官

吞咽困难

进行饮食评估

适量摄入流质类食物

如何用食物制作匀浆膳

病情严重可选择肠内营养制剂

恶心呕吐

警惕低钾血症

留意呕吐物,警惕消化道损伤

饮食要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

建立“食物档案”

中医疗法能够降逆止呕

便秘

癌症患者便秘的原因

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摄入膳食纤维,促进排便通畅

水是肠道的“保护神”

巧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

适量运动,降低体脂

腹泻

找到病因是关键

注意保持肛门及周围皮肤清洁

饮食少刺激,注意补水

中医药可辅助治疗腹泻

烧心

引发烧心的4个原因

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

心悸

肿瘤消耗带来的副作用会引起心悸

营养充足可以缓解心悸症状

不熬夜,不紧张,能改善病情

贫血

癌症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

癌症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

补铁、补蛋白质

增加维生素C摄入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免疫力低下

人体有三道免疫防线

肿瘤本身和治疗方式都会削弱免疫力

合理使用益生菌可以增强免疫力

白细胞减少

“升白针”有效却让患者害怕

避免食用生肉、生菜、隔夜饭菜

适当服用中药

中医药提倡食用“血肉有情之品”

心情抑郁

缺乏营养会导致患者心情抑郁

缺乏叶酸会引发精神疾病

吃精加工食品会损害大脑认知

鱼类、坚果类可以帮助调节情绪

香蕉和奶制品可以让人开心

中医药疗法能够“疏肝解郁”

第五章 康复期防复发怎么吃

康复期癌症患者的饮食原则

康复期的重点是恢复体质

限制精制糖和精细粮

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

保持健康的体重

适合康复期患者的食物

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在12种以上

绿叶蔬菜是术后疗养的好选择

每周食用鱼虾等白肉不少于3次

薯类富含抗炎植物化学物

鸡蛋是蛋白质比较好的来源之一

坚果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多吃牡蛎、贻贝和蛤蜊等贝类

采取抗炎饮食模式

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

避免摄入引发身体炎症的食物

康复期的其他膳食模式

低盐饮食:每日不超过3克

低碳水饮食:适量最重要

高膳食纤维饮食:保持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

三餐外还要吃营养补充剂

营养补充剂是特别的保健品

大多数患者日常饮食难以做到营养均衡

如何补充维生素类产品

补钙要避开两个误区

口服铁剂有助于纠正缺铁性贫血

挑选保健品,也要听医生的

关于保健品的一些误区

按需购买保健品

购买益生菌,选“活菌”

医生不推荐购买的保健品

改变生活方式有助于康复

运动能够改善癌症相关症状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

每晚保证7~9小时的睡眠

好心情是保持健康的秘诀

孤独会增加复发风险,请积极参与社交

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抵御消极情绪

3~6个月复查一次

附录

4周营养膳食餐单推荐

软食餐单推荐

半流质食物餐单推荐

少渣半流质食物餐单推荐

流质食物餐单推荐

清流质食物餐单推荐

吃出抗癌力是2024年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孙蔚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吃出抗癌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钓鱼实战宝典:常见鱼种、钓法、装备及技巧 电子书
适读人群 :1 钓鱼爱好者2 垂钓爱好者3 海钓爱好者4 户外运动爱好者   钓鱼冠军 28年钓鱼实战经验大公开   11种淡水鱼、9种海水鱼的饵料配制与上钩诀窍   介绍传统钓、海钓、台钓、路亚4种常用钓法   9大类钓鱼装备的选择、使用及保养   702幅场景实拍和手绘插图直观展示钓鱼技巧
手机摄影笔记 电子书
摄影笔记宁思潇潇力荐.李白兔子的手机摄影笔记给你学点高级的!从摄影审美讲起,小白也能学会的手机摄影光绘星空摄影建筑摄影微距摄影特效拍摄,近500页内容,颠覆手机摄影教程的套路! 想用手机把身边的场景拍出游戏画面感? 想把餐馆里的美食拍出梦幻光? 想在下雪的日子拍出“冰雪奇缘”,朋友圈中独领风骚? “烟花”“神手”“悬浮”“空间再造”……挑战自媒体九宫格创意怎么破? 27个后期创意app怎么才能用得出彩? 这里有 数百幅手机美图轰炸视觉 摄影审美眼光的精心培养 玩转手机摄影的进阶要素 拍好你身边的每一个题材 日常出片的五大生活场景 手机摄影出新意的9大技法 手机后期修片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深情奉送多种修片风格 全面覆盖手机摄影技法和理念
考试脑科学 电子书
为何看过的东西会转头就忘? 如何才能摆脱“死记硬背”“心浮气躁”的学习困境? 日本长销十余年的学习记忆书 全新修订再版 作者著作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册 用脑科学寻求人脑规律 拟订高效学习记忆策略
车联网权威指南:标准、技术及应用 电子书
一本全面且宝贵的车联网技术指南。
实用内科学(第15版)(下) 电子书
  《实用内科学》   首版自1952年出版,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是国内公认的内科学经典著作,系统、科学、实用,为我国临床医生必备的重要工具书,始终坚持每四年修订一版,目前已修订至第15版。本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影响较大和版次较多的大型临床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界一部畅销65年不衰的传世精品专著,是中国内科学专业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培养、造就我国几代临床医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