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发展

社会转型与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中国社会转型下行政诉讼制度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探讨行政诉讼制度如何在社会变革时代寻求发展。作者聚焦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国内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动态,以“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结构再造?新制学理阐释?未来发展展望”为顺序,创作形成一部极富个性化的行政诉讼法著作,对行政法学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章志远,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行政法学科带头人、政府法制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行政法学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四十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八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的观察者(代序)

第一章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研究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地位变迁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兴起成因

(一)人民法院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之努力

(二)民众寻求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之急需

(三)行政机关改善自身形象寻求外力合作治理之尝试

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实践观察

(一)入法之前

(二)入法之后

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未来走向

(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法理基础

(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保障机制

第二章 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研究

一、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地位变迁

(一)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文本变迁

(二)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现实运作

二、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兴起成因

(一)能动司法观念的影响

(二)行政纠纷解决的需要

(三)行政审判处境的回应

三、行政诉讼司法建议的运作空间

(一)裁判引导型

(二)裁判补充型

(三)纠纷预防型

(四)裁判执行型

四、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可接受性的机制设计

(一)分类机制

(二)激励机制

(三)公开机制

第三章 行政审判白皮书研究

一、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历史演进

二、行政审判白皮书的法理意蕴

(一)回应型司法理念之彰显

(二)商谈型权力关系之建构

(三)源头型治理模式之提倡

三、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实践困境

(一)法律依据欠缺

(二)功能定位模糊

(三)回应实效匮乏

四、行政审判白皮书的运作保障

(一)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之成文化

(二)行政审判白皮书定位之精准化

(三)行政审判白皮书回应互动之公开化

第四章 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

一、行政诉讼类型化的法律机能

(一)实现公民权利有效而无漏洞的司法救济

(二)提升行政诉讼程序规则设计的理性程度

(三)妥善消解司法权与行政权间的紧张对立

二、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基本模式

(一)主观之诉与客观之诉

(二)事后补救之诉与事前预防之诉

(三)形成之诉、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

(四)有名之诉与无名之诉

三、行政诉讼类型化的中国表达

(一)《适用解释》对诉讼类型化的发展

(二)《行诉解释》对诉讼类型化的发展

四、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展望

(一)类型化的规范模式

(二)类型化的区分标准

(三)类型化的基本结构

第五章 行政诉讼管辖研究

一、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变迁

二、行政诉讼相对集中管辖的意义

三、行政诉讼相对集中管辖的局限

四、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的展望

第六章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功能衔接研究

一、争议解决公正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二、争议解决全面性:行政复议范围拓展

三、争议解决有效性:行政复议程序优化

四、争议解决及时性:行政复议前置扩容

第七章 行政审判模式变迁研究

一、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受挫

(一)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形成

(二)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特点

(三)封闭对抗型行政审判模式的挫败

二、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生成

(一)社会转型呼唤行政审判模式转变

(二)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初现

(三)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特点

三、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遵循

(一)化解行政争议能力的提升

(二)监督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

(三)保障行政诉权能力的提升

(四)预防行政争议能力的提升

四、开放合作型行政审判模式的展望

(一)适度抗衡是开放合作的前提

(二)机制创新是开放合作的关键

第八章 行政诉讼法修改学理解读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是一次未竟的制度转型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判决制度的发展

(一)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二)撤销判决

(三)履行判决

(四)给付判决

(五)确认违法判决

(六)确认无效判决

(七)变更判决

三、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行为理论的推进

(一)对行政行为概念界定的推进

(二)对行政行为分类理论的推进

(三)对行政行为效力理论的推进

四、行政诉讼法修改对学术研究范式的影响

(一)修法后时代学术研究的双重任务

(二)修法后时代学术研究的方法融合

第九章 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学理解读

一、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起草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立法原意原则

(二)整合存量解释原则

(三)凝练审判经验原则

(四)助推法治建设原则

二、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坚守的审判理念

(一)解决行政争议:公正与高效兼顾

(二)保障行政诉权:有效与规范并举

(三)监督依法行政:审查与尊重结合

三、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发展的法学理论

(一)《行诉解释》对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

(二)《行诉解释》对行政复议理论的发展

(三)《行诉解释》对行政诉权理论的发展

第十章 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现状观察

一、多维研究立场下的竞争

(一)“修法鼓呼”

(二)“裁判整理”

(三)“经验事实”

(四)“域外绍介”

(五)“概念诠释”

二、研究主题繁荣后的重复

(一)“老问题重复”

(二)“新问题浅尝”

(三)“难问题回避”

三、多元研究方法间的隔膜

(一)多元方法的并存

(二)竞争之中的隔膜

四、新法时代的行政诉讼研究

后记

社会转型与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发展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章志远。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转型与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精解:条文解析+案例分析+报表编制(2021年版) 电子书
本书上篇以政府会计准则条文为基础,进行了详细解读;下篇以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为依据,进行了实操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实务操作应用指南:条文解读+实操要点+案例解析(2021年版) 电子书
1.紧跟新法新规,原文深入剖析 严格依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呈现“一笔业务,两种分录”新业务模式下的会计核算思维,体现新旧条文的修订变化与重点事项,有效帮助读者厘清重要条文、构建知识体系、全面把握政府会计制度。读者可快速查阅制度原文,掌握条文规定与要求。 2.精解案例与例题,实务操作范本 精选了近200个实务案例,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披露政府会计制度的条文规定,诠释政府会计制度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落地执行的操作方法,指导会计工作者正确、高效处理日常会计事务。而且,为会计核算原理搭配了相应的例题,帮助读者提升业务能力。 3.图文搭配,摆脱枯燥学习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条主线并行,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核心知识点,清晰准确地揭示了逻辑节点、会计核算要点,把体系庞大、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及操作规范分解成条理清晰的结构图表,让读者易懂、学透、会用! 4.政府会计制度编委会倾力打造,兼顾专业性与实战性 集合了众多会计专家、知名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打造出一本专业性的指导读本。讲解有深度,拓展有广度,以专业的知识水平与视角解读会计理论,并结合多年的培训实战经验,为读者搭建起准则、制度与实务工作的桥梁,教会读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准则与制度。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探索 电子书
一部从诉讼法学专业角度研究司法体制改革的诚意之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前,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书对于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科普之作,也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
自创良法:清季新刑律的编修与纷争 电子书
以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转型为背景,重点探讨新刑律修订过程中的制度转换与礼法关系等问题,以此展现清季最后十年政治和思想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