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马克思早期笔记,探寻人类历史。

内容简介

“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在生命*后时期写下的长篇读书笔记,其形式主要是按照特定议题摘录他人的研究著作,其内容则涉及到19世纪下半叶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在以往的研究中,两部笔记基本上按照“思想补遗”的范式被解释为“思想衰退说”“回归早年人类学研究说”“放弃《资本论》写作说”“研究重心东移说”“唯物史观发展说”等。鉴于此,本书以详尽考察马克思中后期思想与文本图景为基础,以“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完整梳理从史前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历史为线索,以“求解资本主义史前史”为主题,以经济、政治、宗教议题为切入,对两部笔记的文本内容本身进行问题式、逻辑化的全面把握。通过这一研究,马克思与西方思想传统在更广、更深层面实现了勾连,这为重新审视马克思与20世纪的思想发展史和社会运动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王莅,英语笔译硕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为专业英语笔译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

误解之一:文本研究只是做版本考证而不研究思想

误解之二:文本研究只是复述原著的思想而没有理论建树

误解之三:文本研究有意回避现实问题因而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

导论 “晚年马克思”:一个有待突破的界域

一、文本对马克思形象的不断重构

二、“晚年马克思”的提出背景

三、“晚年马克思”的五种形象

(一)“思想衰退说”

(二)“回归早年人类学说”

(三)“放弃《资本论》说”

(四)“研究重心东移说”

(五)“唯物史观应用说”

四、本书的意旨、逻辑与主要观点

第一章 “人类学笔记”与“历史学笔记”的创作背景

一、“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和流传过程

(一)写作进程及主要内容

(二)主要版本及出版情况

二、“历史学笔记”的写作和流传过程

(一)写作进程及主要内容

(二)主要版本及出版情况

三、第一次书写人类历史: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第二次书写人类历史:溯源资产阶级所有制

五、第三次书写人类历史:考察资本主义史前史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性

一、马克思解剖现代社会的思想进程

(一)批判性阅读黑格尔法哲学

(二)旅居巴黎的理论与实践经历

(三)解释历史的唯物主义尝试

(四)区分经济与政治的分析话语

(五)思索资本主义的复杂面相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特征

(一)运行机制:资本创造剩余价值

(二)发展趋势:剩余价值转为资本

(三)历史前提:被隐匿的原始积累

三、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

(一)革命基础:资本世界的普遍危机

(二)革命动力: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三)革命目标:人从社会结构中解放

四、公社制度及其形态的历史转折

(一)焦点问题:公社与帝国的对立

(二)公社成因:自然与人为的争论

(三)公社走向:公有与私有的拉锯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史前史

一、财产观念及其现代形态

(一)文化人类学对财产起源的重解

(二)财产权的合法根源及困境

(三)财产权的现代分离及超越

二、意大利商业资本主义的失败转型

(一)罗马帝国的历史遗产

(二)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

(三)世界主义或历史主义

三、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成功转型

(一)英国参与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模式

(三)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

四、资本主义拓展中的殖民问题

(一)制造同一还是建构差异

(二)公社共有还是个人私有

(三)进步史观还是殖民批判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政治史前史

一、政治观念及其两种演化

(一)作为基础的氏族制度

(二)氏族社会到政治社会

(三)氏族公社到公社诸态

二、卡罗林王朝与封建主义的发展

(一)罗马与蛮族的交融

(二)委身与采邑的结合

(三)类型与结构的审视

三、王权争夺战与绝对主义的形成

(一)概念辨析与本质规定

(二)典型例证与基本矛盾

(三)古代政治与现代社会

四、三十年战争与历史主义的兴起

(一)三十年战争与神圣罗马帝国变迁

(二)德意志与历史主义的建构

(三)马克思与历史主义的比较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宗教史前史

一、宗教观念及其基督教化

(一)宗教观念的主要演进阶段

(二)基督教与古典时代的终结

(三)重解马克思宗教批判线索

二、十字军远征与近代历史构造

(一)从复杂定义看宗教意涵

(二)从摘录重点看历史进程

(三)从中介地位看历史构造

三、宗教改革及其现代思想表征

(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二)启蒙主义对宗教改革的推进

(三)共产主义对宗教改革的发掘

四、新教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建构

(一)三十年战争集结的宗教危机

(二)经济问题与宗教话语发生关联

(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走向融合

综论 资本主义史前史研究的理论效应

一、《资本论》的历史化解读

(一)遗留的经济问题

(二)参照的政治形态

(三)凸显的宗教作用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当代指向

(一)人类史指向

(二)世界史指向

三、马克思思想的历史理论维度

(一)人类学与资本主义批判

(二)历史学与文明形态建构

参考文献

一、经典著作

二、研究著作

三、研究论文

后记

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莅。

得书感谢您对《求解资本主义的史前史(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电子书
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领域经典论文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选介汇编(第1辑) 电子书
收录优秀结项成果180多项,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基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科技创新研究 电子书
本书简述了创新的基本理论、创新系统中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描绘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价和我国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及政策演变,对科技创新视域下的创客文化塑造进行了解析,并就“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了简要介绍。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13):共享发展与社会政策创新 电子书
本书是第十三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以“共享发展与社会政策创新”为主题,分为社会政策理论探讨;农村社会政策与实务;城镇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政策三个专题,共19篇论文,论文以实地调查材料和直接数据为基础,针对扶贫、养老、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城镇化、慈善等领域的社会政策的实施情况、执行效果及其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案或对策建议。
马克思与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出的某种特别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