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流动”与“家庭”为主题,精选部分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将它们置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这一宏观背景中来加以呈现。
内容简介
近10年来,得益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诸多专题抽样调查数据的陆续发布,人口学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围绕学术前沿和政策热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结合自身优势,在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发展、老龄化、人口健康、人口与资源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作者巫锡炜,法学博士(社会学专业,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生育分析、婚姻与家庭研究、不平等与社会分层以及社会研究量化方法。已有多篇论文在《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青年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参编和参译过多部定量研究方法教材,包括《回归分析》、《分类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评估不平等》以及《倾向值分析:统计方法与应用》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总序
第一章 从一次人口转变到二次人口转变——现代人口转变及其启示
一 如何理解人口转变:从经典到现代
二 是“二次转变”还是“次生转变”?
三 不同类型的世界各国人口转变
四 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走向城市化的中国人口
一 人口流动和迁移已经成为人口形势的主导因素
二 积极面对人口城市化
三 从“城市体系”看城市规模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
一 研究背景
二 指标、数据与方法
三 结果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一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
二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
一 引言
二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
三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二维性
四 数据与方法
五 分析结果
六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
三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整体情况
四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人口的流动预期寿命
一 我国人口流动趋势
二 流动预期寿命的概念与计算
三 我国人口流动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个性与乡城流动关系初探
一 前言
二 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数据与方法
三 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
一 研究背景
二 农民工的代际划分
三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四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问题
五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未来
六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一 对象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
一 家庭变迁的宏观背景
二 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特点与模式
三 家庭结构变迁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影响
四 几点反思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北京城乡家庭孩子的养育模式及其特点
一 以往的研究
二 调查基本情况
三 调查结果分析
四 基本判断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养老能力与养老风险——兼论家庭安全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 “四二一”结构家庭是隐含多种风险的家庭形式
二 养老照料资源稀缺已成为现代家庭面临的共同挑战
三 保障家庭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 化解家庭风险保障家庭安全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一 引言
二 数据与方法
三 流动人口的家庭模式
四 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影响因素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传统、冲击与嬗变——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探析
一 引言
二 数据及方法
三 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的“新”特征
四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凸显的新问题
五 推陈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建议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风险管理探索与社会保障框架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 引言
二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性缺陷与风险
三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风险补偿方面的探索、实践与问题
四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风险管理与社会保障框架体系构建的思考
参考文献
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考察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巫锡炜。
得书感谢您对《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考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