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人物为经,以教科书编纂为纬,以翔实史料与温情敬意,重返民国老课本的编纂现场,细致呈现近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转型历程。

内容简介

《文化拯救》分别讲述了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中叶十六位先贤(张之洞、严复、张元济、蔡元培、杜亚泉、沈心工、刘师培、陆费逵、陈独秀、胡适、任鸿隽、陈衡哲、林语堂、朱家骅、陈立夫、叶圣陶)编写教科书的往事。他们社会身份不同,政治倾向各异,都在教科书编写方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

教科书是传播中国近现代文明的主要媒介,将中国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集中研究是一个崭新视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值得学界和大众关注。本书资料扎实,语言平实,叙事翔实,从中可以窥见近代中国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侧影。

作者简介

作者吴小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阳光教授”。研究方向为百年中国教科书启蒙,主要作有《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启蒙价值》《复兴之路——百年中国教科书与社会变革》《百年中国教科书图说》《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简明中国教科书史》等7部,副主编《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图文史·语文》等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1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论教科书(代序)

自序

张之洞:古稀之年的新锐视野

从“科举”到“科学”

“当今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别样的《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

题字《音注华英蒙学图说》

严复:一代大师的启蒙情怀

学习“轮船驾驶”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天演论》成为震撼中国的教科书

《论小学教科书亟宜审定》

张元济:中国现代教科书之父

西学与西书

一流的教科书编纂队伍

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教科书

书卷就这样展开

蔡元培:凝重与深厚的奠基者

年轻翰林浩然弃官归里

编译修身、伦理学、妖怪学教科书

校阅官话识字、国语、党义教科书

志同道合的编撰出版群体

杜亚泉:卓越的科学启蒙

幡然改志

创新的《(绘图)文学初阶》

百余种新式理科教科书

文化论战及《人生哲学》

沈心工:学堂乐歌的筚路蓝缕者

中国首届师范生

参编《蒙学课本》

学堂里飘出的歌声

刘师培:独树一帜

革命党中的风云人物

国学保存会及国学教科书

集中编撰乡土教科书

陆费逵:应时而上的教科书革命

出版业奇才

民国第一套教科书

开创教科书新天地

反对教科书“国定制”

陈独秀:造就新青年

“抡才大典”的刺激

编辑《小学万国地理新编》

夭折的《新体英文教科书》

语言文字改革及教科书

胡适:何妨为书而生

新式课本的启蒙

倡导“文学革命”与“新式标点”

尊重儿童个性的新学制改革

著述、选注、校订中学教科书

任鸿隽与陈衡哲:一同走过

相遇在大洋彼岸

撰写与校订新学制教科书

《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

大胆质疑党化教育及其教科书

林语堂:最有名的维权官司

腹有诗书气自华

编英文教科书畅销全国

民国第一教科书案

朱家骅:提高国民知识水准

青春在革命中燃烧

“党义课”改为“公民课”

创设国立编译馆编审教科书

大名赫然印在课本上

陈立夫:教育不可一日中断

抗战时期教育部长

“国定本”的强力推出

主编《公民》与《童子军》

推动边疆与华侨教科书

叶圣陶:养成儿童正确精神

近二十年的“粉笔生涯”

《开明国语课本》深受欢迎

“国文”、“国语”到“语文”

致力于新中国教科书

附录1: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的部分编撰校订出版者名单

附录2:杜亚泉编译、编撰、编辑、译订、校订的部分教科书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吴小鸥。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甘肃历代名人研究 电子书
本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为“甘肃名人研究”,主要研究甘肃历代名人成才和成名原因、甘肃历代名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第二部分“分论”名人小传,收录甘肃历代名人267人,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活动、历史功绩进行简述和评价。
故宫与名人:百年前的人,百年前的事 电子书
生动揭示故宫博物院近一个世纪前的历史变迁。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导 电子书
本书内容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本书每章均分为六大板块,依次为“本章导学”“知识框架”“内容梳理”“课后实践”“拓展阅读”“巩固测验”。
第四届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电子书
本书是“第四届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书中收录与会论文13篇,就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社会文化史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的关系,以及中国近现代婚姻、家庭、女性、儿童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具有较高水平,充分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彰显了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也为今后社会文化史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