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生命史策略与生活中多种类型的适应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及潜在作用机制。
内容简介
在进化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书运用“心理贫穷感”这一综合性概念及编制的“心理贫穷感量表”来测量个体与经济需求有关的心理内容;同时,基于生命史理论,深入探讨个体心理贫穷感。
作者简介
作者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国家教育部"95"人文社科项目、"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的负责人,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 心理贫穷感概述
1 贫穷感的理论起源
1.1 生命史理论
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3 过度补偿
2 与贫穷感有关的概念
2.1 心理资源
2.2 心理资本
2.3 精神贫困
2.4 主观贫困
2.5 稀缺理论
2.6 金钱态度
2.7 物质主义
3 心理贫穷感概念界定
3.1 方法
3.2 程序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2章 心理贫穷感量表的编制
1 研究方法
1.1 参与者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量表编制程序
2.1 建立题库
2.2 内容效度评估
2.3 项目语义评估
2.4 初测
2.5 初测结果分析
2.6 复测
2.7 复测结果分析
2.8 量表信效度
3 结果
3.1 心理贫穷感量表
3.2 心理贫穷感在人群中的分布
3.3 心理贫穷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 讨论
4.1 维度命名和内涵的讨论
4.2 量表信效度讨论
4.3 心理贫穷感与生命史策略
4.4 心理贫穷感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4.5 心理贫穷感的来源分析
5 结论
第3章 心理贫穷感与进化心理学
1 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2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及基本观点
2.1 自然选择
2.2 适应性问题
2.3 领域独特性
3 生命史理论
3.1 理论概述
3.2 生命史策略
3.3 生命史策略的影响因素
4 心理贫穷感与生命史理论
4.1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贫穷感
4.2 心理贫穷感与生命史理论
4.3 亲代投资:童年贫穷对生命史策略的影响
第4章 心理贫穷感对现代人的影响
1 心理贫穷感与环境风险
1.1 环境行为应对策略
1.2 环境风险
1.3 心理贫穷感与环境风险
1.4 总结
2 心理贫穷感与健康风险
2.1 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风险
2.2 已有解释路径及其缺陷
2.3 心理贫穷感对健康影响的解释框架
2.4 基于早期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对健康隐患的应对策略
3 心理贫穷感与日常行为
3.1 心理贫穷感与动机
3.2 心理贫穷感与说服效应
3.3 心理贫穷感、动机与说服效应的交互作用
4 心理贫穷感与风险决策
4.1 认知与情绪影响风险态度
4.2 行为经济学看认知与情绪的影响
4.3 决策模型对认知与情绪的关注
4.4 心理贫穷感与风险偏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5 心理贫穷感与物质主义和炫耀性消费行为
5.1 炫耀性消费概述
5.2 炫耀性消费的影响因素
5.3 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
5.4 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基础
5.5 总结与展望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 当前文献中的“贫穷”与心理研究
1.1 心理贫穷感与个体认知功能
1.2 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体心理
1.3 心理健康与其社会根源
2 尚待探讨的问题
2.1 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2.2 社会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贫穷感访谈提纲
附录2 第一轮专家意见收集问卷
附录3 第二轮专家意见收集问卷
附录4 第三轮专家意见收集问卷
附录5 心理贫穷感量表
附录6 Mini-K量表
附录7 风险偏好水平问卷
心理贫穷感:理论、应用与测评(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斐。
得书感谢您对《心理贫穷感:理论、应用与测评(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