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在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孩子在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自卑、孤僻、怕被忽视、逃学、闹事……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顺利地成长?阿德勒着眼于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他主张,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的个人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父母和老师在激发孩子的思想及潜能方面,应尽可能避免因受到干扰就放弃,而是要倾尽所能地继续帮助孩子,使他们获得勇气和信念。
章节目录
《心理抚养》
序言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孩子的问题多是身边的大人造就
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家庭结构齐全不等于功能健全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二章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
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
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终身“漏洞”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识人识己
人的许多潜意识活动常常不自知
改变认识是做思想工作的重点
让心理困扰者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要义
情绪是观察心理的窗口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
危险人格的形成往往与家庭养育方式有关
第三章 心理发展有迹可循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
谈对象怕不可靠,问两个问题就知道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即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
《幽微的人性》
第一章 人性是养出来的
犯罪心理画像靠谱吗
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乌龟赛跑型的“女侦探”
法律的规则实际上对每个人都有益
有很多真相是不能都拿出来说的
善待他人是救命的东西
人性是养出来的
人在幼年需要心理抚养
第二章 情残比弱智更可怕
从小没被善待的人往往不会善待社会
“天生犯罪人”是白眼狼
许多犯罪的心理实质是一种人生的迷失
遭到非议,只要你自己的内心纯净就好
男人长得丑不怕,你一定要肯吃苦
第三章 信仰是经过生活实践的
通过行为可以推测长相
社会自身有一种循环的东西
做与不做在一念之差
人的生命和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是有限的
第四章 圈养的孩子容易玩阴的
最基本的问题是把它调查清楚
打架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喂肥了再杀”是一种法律错位
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罪与罚
第五章 中国不缺精英教育,太缺生存教育
现在的学生太乖
中国一直是搞金字塔型的精英教育
“故乡”将来是个古典的概念
.....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导 言 / 1
第一章 人格的统一 / 1
第二章 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在教育上的意义 / 15
第三章 该怎样引导孩子去寻求优越感 / 39
第四章 自卑情结 / 55
第五章 儿童成长—— 防止自卑情结 / 73
第六章 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及所遇障碍 / 93
.......
第十三章 关于父母的教育 / 217
附录一 个人心理问卷 / 231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案例及评析 / 241
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共三册)是2021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作者李玫瑾。
得书感谢您对《幽微的人性+心理抚养+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共三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