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从国别文化的研究视角来探讨艾丽丝·门罗的艺术成就与其文化身份之间的关联,这或许是拓展加拿大文学研究视域的有益尝试。
内容简介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代表着加拿大文学发展的一个艺术高点。她生逢其时地见证了加拿大文化环境的巨变,同时积极地用创作参与加拿大文化的建构。本书在国内外门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保持文内研究与文外研究的平衡,既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发展轨迹做全景式考察,又对作家与作品做深度个案研究,在加拿大国别文化视域下研读门罗的短篇小说,由此探讨文化因子如何进入文本制作的诸系统之中,探讨虚构性文本如何完成文化的构建,对于当下的门罗研究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作者简介
作者周怡,1979年生,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加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艾丽丝·门罗:其人·其作·其思》,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加拿大性研究》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加拿大研究协会优秀博士论文,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赴加拿大访学,2015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加拿大文化视阈下的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作家门罗与加拿大文化身份
第一章 加拿大文学史回顾:谁能被称为“加拿大作家”?
第一节 加拿大作家:别处还是此地
第二节 加拿大文学:从殖民性到民族性
第三节 新时代的选择:地域性还是国际性
第二章 加拿大文化崛起与作家门罗启航:奇妙的平行线
第一节 1931—1950年:新生、独立与成长
第二节 1950—1970年:携手发展中的加拿大文学
第三节 1980—1990年:走向国际的加拿大作家与加拿大文化
第四节 2000年至今:从《纽约客》、布克奖到诺贝尔文学奖
第三章 加拿大文化的标尺:文坛“一姐”之争
第一节 殊途同归:加拿大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二节 门罗与阿特伍德文化背景与艺术审美理念对比
第二部分 如假包换的加拿大内容
第四章 小镇文学:加拿大文化版图关键词
第一节 《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
第二节 《沃克兄弟的牛仔》
第五章 女性艺术家成长小说:加拿大身份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乞女》
第二节 《家传家具》
第六章 哥特主义:加拿大历史、文化想象与伦理
第一节 《乌特勒支停战协议》
第二节 《好女人的爱》
第三部分 如何讲述加拿大的故事
第七章 新兴国家的标杆文类:短篇小说与加拿大文学传统
第一节 短篇小说的诞生与文类的文化等级划分
第二节 文类颠覆、加拿大短篇小说与女性作家传统
第三节 门罗的双重文化身份与文类选择
第八章 门罗的非典型性短篇小说:游走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
第一节 虚构性自传
第二节 记忆碎片中的地域历史
第三节 曲径通幽的自我探知
第四节 《岩石城堡上的风景》和《美好生活》
第九章 门罗短篇小说艺术:回顾视角、多声部、投射性、含混性
第一节 回顾视角
第二节 多声部
第三节 投射性
第四节 含混性
结语
附录一 艾丽丝·门罗与加拿大文学——罗伯特·撒克教授访谈录
附录二 加拿大文学与自我追寻母题——美裔加拿大作家克拉克·布莱茨访谈录
附录三 艾丽丝·门罗作品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化、身份与话语重构:艾丽丝·门罗及其短篇小说研究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怡。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身份与话语重构:艾丽丝·门罗及其短篇小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