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是刘放桐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潮极其影响,并从对现当代哲学可能的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当代哲学发展的正确走向。
作者简介
主编刘放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主任,《杜威全集》中文版(共38卷)主编。
2008年评为复旦大学文科资深特聘教授,1986年领衔建立现代外国哲学博士点,任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生约50名。1979年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成立起即为理事,1992-2003年任副理事长,2004年起任顾问。1992年至200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四届)。1997年任第一届全国高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7至2006年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世纪90年代曾担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哲学系西方哲学学科的学术负责人。2004年任复旦大学新成立的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为国内十余所大学聘请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顾问、学术委员);曾到德、美、日等国访问、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篇 革命变更与现代转型:现当代哲学发展的大背景
第一章 现当代西方社会历史和科学文化的变更
第一节 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及其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19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的发展及其对哲学变更的影响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第三节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意义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曲折历程
第三章 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西方哲学现代转型的社会历史根据
第二节 西方哲学现代转型的理论趋向
第三节 西方现代哲学的形成
第四节 西方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
第二篇 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后现代主义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走向
第二章 现代性概念和后现代哲学的继承与批判
第三章 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
第四章 福柯的实证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第五章 后现代科学哲学
第六章 鲍曼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第七章 查尔斯·泰勒对现代性政治文化的反思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史学述评
第三篇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德里达的“解构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德勒兹与马克思:“无产阶级”的“逃逸线”
第三章 鲍德里亚与马克思
第四章 论罗蒂与马克思
第五章 阿伦特与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 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式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篇 现代哲学变更背景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现代西方哲学背景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哈贝马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第四章 詹姆逊与后现代背景下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
第六章 从与后现代主义对立的视角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代结论:当代哲学走向: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后记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1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放桐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