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电动汽车跨越发展的全面总结,业内百位专家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
内容简介
本书沿智能化汽车和车联网应用两大技术主线展开,全书分为基础知识篇、智能篇、网联篇3大部分。
全书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所覆盖的车辆关键技术、网联与通信技术、基础支撑技术等三大领域,将重点介绍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技术体系、电子电气架构、车辆状态及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车辆智能决策技术、控制与执行系统技术、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车联网相关领域的车载网络与通信技术、车际网络与通信技术、车辆自组网技术、车载移动互联网技术、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技术标准与法规,以及智能网联技术在电动汽车方面的典型应用等支撑性内容。
作者简介
编者李克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指导委员会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编撰委员会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出版委员会
序
前言
本卷编写与审稿人员
本卷前言
第1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概述
1.1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
1.2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分级
1.3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架构
1.4 电子电气系统
1.5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术语及缩略语
1.6 常用数学、物理学等公式和定理
第2篇 智能技术
第2章 电子电气架构与计算平台
2.1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
2.2 计算平台硬件系统
2.3 计算平台软件系统
第3章 车辆状态及环境感知技术
3.1 车辆行驶状态传感器
3.2 环境感知技术与传感器
3.3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 导航与定位技术
4.1 电子地图技术
4.2 即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技术
4.3 高精度导航技术
4.4 高精度定位技术
参考文献
第5章 智能车辆决策规划技术
5.1 智能车辆决策规划技术概述
5.2 驾驶行为识别技术
5.3 行为决策技术
5.4 智能车辆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制定
5.5 路径规划技术概述
参考文献
第6章 控制执行技术
6.1 关键执行机构
6.2 车辆纵向控制技术
6.3 车辆横向控制技术
6.4 车辆纵横向综合控制技术
6.5 多车协同控制技术
6.6 人机协同驾驶技术
6.7 车路协同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第7章 测试与评价技术
7.1 测试与评价方法
7.2 测试技术
7.3 评价体系与能力评估
7.4 测试场地
参考文献
第8章 标准法规
8.1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
8.2 智能网联汽车法规
参考文献
第3篇 网联技术
第9章 车载网络及通信技术
9.1 基础知识
9.2 CAN(控制器局域网)
9.3 LIN(局部连接网络)
9.4 FlexRay
9.5 MOST(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
9.6 车载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
第10章 车际网络及通信技术
10.1 基本概念
10.2 协议架构
10.3 关键技术
10.4 应用场景
10.5 性能指标
10.6 信息安全
10.7 自组网协议
参考文献
第11章 车载移动互联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11.1 规范及关键技术
11.2 车云远程数据交互网络技术架构
11.3 新能源汽车智能车载终端
11.4 信息服务云平台
11.5 整车固件远程升级(FOTA)应用
11.6 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11.7 车载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
第12章 车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2.1 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
12.2 车联网系统攻击点分析
12.3 信息交互安全保护技术
12.4 国密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12.5 数据中心安全方案
12.6 隐私数据保护
第13章 基于智能网联技术的电动汽车应用
13.1 面向电动汽车应用的车联网架构
13.2 车联网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历史
13.3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电动汽车典型应用
参考文献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智能网联(第六卷)是2019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克强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电动汽车工程手册:智能网联(第六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