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权利: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

虚拟的权利: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容隐制度进行了剖析。

内容简介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

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其他文献的记载,以清代为例广泛搜集75条生动的案例,通过对容隐制度发展轨迹和司法实践的梳理描述,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魏道明,1963年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现任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青海社会科学》杂志社特邀编审。学术专长为中国法制史、隋唐史。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个人独著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青海省科学成果一等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代表作有《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中国古代遗嘱继承制度质疑》《汉代“殊死”考》《论唐代的虚估与实估》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容隐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容隐的含义

第二节 容隐的亲属范围

第三节 容隐的适用范围

第二章 容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容隐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容隐制度的流变

第三章 制约容隐制度的社会因素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

第二节 社会制度因素

第四章 容隐制度的运行考察——以清代为例

第一节 清代容隐案例概览

第二节 清代法司对容隐行为的处置

结论 虚拟的权利

参考文献

附录 清代容隐案例

后记

虚拟的权利: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是202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魏道明。

得书感谢您对《虚拟的权利: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
残障权利研究(第三卷第二期2016·冬季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6年第3卷第2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残障权利研究(第四卷第一期2017·夏季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7年第4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残障权利研究(第四卷第二期2017·冬季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7年第4卷第2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残障权利研究(第五卷第一期2018·夏季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8年第5卷第1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