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后果主义出发论证分配正义。

内容简介

当今的分配正义理论主要是义务论的。这种义务论分配正义理论一方面或多或少受到康德伦理思想的影响,强调某种性和不妥协性,无法纳入现实人性的限制;另一方面其证成又或多或少诉诸日常道德直觉,需要纳入现实人性带来的某方面的限制。由此,这种义务论分配正义理论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动机困境。

作者认为后果主义分配正义具有考虑结果的本性,故而可以把现实人性的限制明朗化、具体化。在此认识基础上,本书形成了一种新的分配正义理论:既包含立足利他心的人道成分(人们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又包含立足自利心的公平成分(人们的所得与贡献应该大致匹配)。自我所有权、私有财产权、自由交易权等的证成整体性地有赖于此,对自由、平等、公平等概念的融贯理解也有赖于此。

作者简介

作者葛四友,湖南临湘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致力于推广分析进路,研究领域为规范伦理学与现当代英美政治哲学,主要研究制度正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进路

第二节 证成方法

第三节 研究安排

第二章 正义的功能与性质

第一节 正义的功能

第二节 正义环境论说

第三节 正义的客观环境与必要性

第四节 正义的主观环境与可能性

第五节 正义的性质

第六节 现实人性与基本的道德直觉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立足应得的分配正义观

第一节 “应得”的概念辨析

第二节 应得与运气

第三节 四种应得基础

第四节 立足贡献的应得

第四章 立足自由的分配正义观

第一节 日常的自由概念

第二节 从资格正义理论到自由至上理论

第三节 何种自由的转移正义

第四节 获取正义的自我所有权原则

第五节 生活意义与比较基线

第五章 立足平等的分配正义观

第一节 平等概念

第二节 平等的价值与狭义平等

第三节 结果平等的主观主义价值困境

第四节 机会平等的责任困境

第五节 运气平等的动机困境

第六节 结 语

第六章 立足责任的分配正义观

第一节 平等的尊重与关切

第二节 资源平等的第一张面孔

第三节 资源平等的第二张面孔

第四节 结语:缘由分析

第七章 立足公平的分配正义观

第一节 证成方法

第二节 基本的道德预设

第三节 多重的人性设定

第四节 差别原则应用的动机困境

第五节 差别原则的帕累托困境

第六节 正义原则的表面绝对性

第七节 解决思路:现实人性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后果主义的表述发展

第一节 后果的考虑方式

第二节 适用对象

第三节 后果的实质性内容

第九章 后果主义的三种一般性论证

第一节 哈萨伊的合理选择论证

第二节 黑尔的语言论证

第三节 卡根的间接论证

第十章 偏向性反驳

第一节 康德式情谊观

第二节 情谊的日常理解

第三节 情谊行为的内在证成

第四节 情谊行为的工具性证成

第五节 新见解的含义与孝行

第十一章 个人分立性反驳

第一节 个人同一性假定及其蕴含

第二节 帕菲特的个人同一性理论及其伦理蕴含

第三节 个人同一性的新诠释

第四节 个人同一性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人道与公平

第一节 再分配的基本混淆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后果主义证成

第三节 权利的后果主义证成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乌托邦:人道与公平

第五节 几点补充

结语人性的约束与体现

参考文献

后记我的“中彩之旅”

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葛四友。

得书感谢您对《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绿色城镇化战略: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
生活在此处:中国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电子书
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本身便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华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在界定华语的概念与范围的基础上,对华语语法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实际语料为基础,对华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对于推进华语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海外华语词汇和语法描写的基本框架及方法,区分了海外华语词项特色词、义位特色词、搭配特色词、频率特色词的概念和内涵。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升温和海外华人的日益增长,业内的确需要对
语言理论研究与应用 电子书
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致力于揭示英汉空间思维的表现形式、概念表征空间性特征和信息组织的结构模式;厘清认知语义学理论中不同术语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各理论的整合;深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补充。
找回家庭:农村代际合作与老年精神健康(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电子书
一部探讨市场化环境下,农村老人与家庭关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