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新论:中医的逻辑

素问新论:中医的逻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医始于《黄帝内经》。中华文明源自《易经》。易经与内经在哲学上又是完全一致的。本书正是从回归理解二经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医学的逻辑。《黄帝内经》《伤寒论》均以阴阳三螺旋作为生命哲学的基石。《素问》认识了比现代解剖学更先进的、更系统、更全面的生命结构,即藏 象双层结构,而且是通过经脉联通一体的系统性平台组织(病毒、细菌也是共生共进化的一部分)。中医的复兴与回归,是生命哲学。绝不是排斥现代科技,也不应排斥西药。恰恰相反,在哲学的指引下,中医应当勇于引进现代科技。新中医 新科技前景会更广阔。

作者简介

王济武,江苏句容人,198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科技创新工作者和中医逻辑研究学习者。

章节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中医的发生、发展与回归

2 ??一、《黄帝内经》溯源

15 ??二、《伤寒杂病论》与防疫治病

27 ??三、中医的守正与创新

40  附文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41  附文二:《孙子兵法》与医学路线反思

59 第二章?天地人三螺旋

60 ??一、中医与天地人三螺旋思想

70 ??二、“态”的平衡与演变规律

76 ??三、“六经辨证”的基本逻辑

81 ??四、四时五行与五运六气

104 ??五、周期论与“节点时机”干涉策略

117 ??六、中药与《易经》思想的内在关系

122 ?附文一:《巽卦》解析

127 ?附文二:《无妄卦》《蹇卦》两卦两病

141 第三章?中西合一的生命解剖结构

142 ??一、《素问》的“解剖”理念很超前

145 ??二、藏和象的生命结构

156 ??三、从天与星际粒子角度看精气神

188 ??四、重新认识津、液、血、脉

204 ??五、五藏六腑的再认识

223 ??六、三焦就是内分泌系统

236 ??七、从《灵枢》回归《素问》

素问新论:中医的逻辑是202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济武。

得书感谢您对《素问新论:中医的逻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影印本)·下 电子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为中医相关人员所必备。本次为平装小16开单页影印,字体更清晰美观,便于阅读、携带。本次影印《素问》,选用的是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影宋刻二十四卷本作为底本,全真还原古本概貌(附必要的勘误),可作为中医学学生及爱好者学习、研读之权威性参考文献。本书共约800面,分上下编,各400面。
气血新论:基于浮针医学的中西汇通 电子书
本书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浮针医学临床实践以及现代医学关于肌肉、结缔组织的研究,对气血理论提出了创建性观点,重点展示了气血新论指导下的针灸解读、气血新论对浮针治疗的指导意义和提高浮针疗效的新方法。本书有一定的原创价值。包括:浮针简介、气血新论形成与意义、气血与八纲辨证、气血与五行、脏腑辨证、气血与经络辨证、气血与卫气营血辨证、四诊与气血、气血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气血新论下的针灸解读
中医学的理性选择 电子书
本书从学术体系内部寻找中医理论研究全面搁浅的基本原因,揭示中医理论研究中的焦点、疑点、热点和敏感问题,剖析了两大学术流派各自存在的深层问题,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中医。全书十七章,包括:中医学在混沌中前行、古今中医脏腑辨证体系的嬗变、双轨制下的辨证论治体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质疑、中医动物模型研制举步维艰、证的生物学特征研究面临的尴尬局面、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制的可操作性问题、中医学的理性选
中医杂谈 电子书
本书总共分六个板块,包括中医文化、国医养生、验房药膳、中医趣话、甘肃村医中医小技术、微博讲座。
中医传奇 电子书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艾灸、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性在于协助恢复人体的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