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讨论了如何进行文本的内容分析。
内容简介
在语文教学中,面对一篇课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与本质是——如何对文本进行分析。
本书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即从认知、情感、价值观入手,同时辅以大量的教学案例,详细地讨论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内容分析,既有学术性,又有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作者赵希斌 发展心理学博士,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参与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研究专长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近十年来就高效教学、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等内容开展了近千次的讲座、培训。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魅力课堂》《听学生在说》等数本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文本的认知分析
一、记忆——经验的世界
1.记忆是文本分析的基础
2.从记忆到文字是需要训练的能力
二、想象——再造的世界
1.联想
2.虚构
3.夸张
三、万物有灵思想——有灵魂的世界
1.万物有灵思想的内涵
2.万物有灵思想是神话和传说的精神内核
3.万物有灵思想蕴含美好的人文精神
4.万物有灵思想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素材和写作技巧
5.万物有灵思想天然地亲近儿童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章 文本的情感分析
一、引发情感的基本元素
1.生发与逝去
2.苦痛与安乐
3.亲情、友情与爱情
4.探索、追求与抗争
二、情感的发展与层次
1.单一情感到复合情感——多
2.具体情感到抽象情感——深
3.基础情感到后发情感——新
4.粗糙情感到精致情感——细
5.直白情感到含蓄情感——韵
三、情感的表达
1.直抒胸臆
2.白描
3.含蓄表情
4.借景抒情
四、情感的理解
1.情绪唤起与情感共鸣
2.理性分析
3.评价与反思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章 文本的价值观分析
一、价值观的核心追求——自由与尊严
二、语文传递的价值观
1.公平与正义
2.慈悲与关怀
3.坚韧与乐观
4.以责任为核心的人生意义
5.探索与求真
6.表达与追求美
三、语文教学如何传递价值观
1.如何传递与道德有关的价值观
2.尊重价值观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3.语文的价值观传递要体现学科特点
4.警惕偏颇的价值观——以“孝道”为例
教学建议
教学案例分析
后记
正本清源教语文是201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希斌。
得书感谢您对《正本清源教语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