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连接生态文明的现实和理想的桥梁。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最终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连接生态文明的现实和理想的桥梁。

作者简介

作者张云飞,内蒙古丰镇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专著)等各类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等学术论文15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上篇 生态文明的问题视阈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概念建构

一、全球问题的文明悖论

二、生态科学的理论提升

三、生态战略的实践整合

四、生态思潮的话语融合

五、特色理论的开拓创新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研究方法

一、文明研究的实践视野

二、文明研究的过程视野

三、文明研究的结构视野

四、文明研究的多样视野

五、文明研究的阶级视野

第三章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唯物史观的生态命运

二、生态议题的整体历程

三、生态理论的科学性质

四、生态理论的世界图景

五、生态理论的性别维度

第四章 生态文明的文化之根

一、生态文化的历史流变

二、生态危机的文化反思

三、中华农业的生态之基

四、中华医学的生态之法

五、中华伦理的生态之则

中篇 生态文明的理论规定

第五章 生态文明的发生机制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

三、自然系统的社会进化

四、对象活动的双重效应

五、生态文明的建构原则

第六章 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

一、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

二、渔猎社会与生态文明

三、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

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

五、智能文明与生态文明

第七章 生态文明的结构定位

一、社会结构与文明形式

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

三、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

四、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

五、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

第八章 生态文明的系统构成

一、生态文明的基础系统

二、生态文明的手段系统

三、生态文明的控制系统

四、生态文明的支柱系统

五、生态文明的目的系统

下篇 生态文明的实践指向

第九章 生态文明的小康目标

一、生态变革的中国之路

二、全面小康的生态构想

三、生态小康的社会根基

四、生态小康的现实选择

五、全面小康的永续愿景

第十章 生态文明的发展支柱

一、科学发展的生态建构

二、发展主题的生态创新

三、生态建设的辩证要求

四、生态建设的战略思维

五、环发问题的科学解答

第十一章 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

三、中心之争的科学超越

四、人的发展的生态选择

五、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

第十二章 生态文明的制度依托

一、唯物史观的社会理想

二、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

三、和谐社会的生态选择

四、和谐社会的生态特征

五、社会进步的生态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云飞。

得书感谢您对《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第2版·下卷 电子书
本书为《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第2版)》下卷,反映当代中国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第2版·下卷 电子书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广泛性和学术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
心理学的批判.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批判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界划西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论原则以及历史发展,揭示为传统心理学所遮蔽的沟壑、空白与沉默,最终批判地重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另类脉络。
儒家义利观逻辑演变的唯物史观阐析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论述了儒家义利观的四次演变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至明中叶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儒家义利观贯穿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两宋、明清等发展阶段,其中先秦和宋明时期是“义利之辨”的论辩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