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

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描述了20世纪上半期美国公众的中国形象及其成因。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是基于传教士激情,由卢斯媒体误导、赛珍珠小说强化,再由宋美龄推向高潮的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形象,是美国人按自己的理念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其背后是美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不过这种中国幻象在当时对中国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促使罗斯福政府采取制裁日本、帮助中国的政策,并最终废除了带有种族歧视性的《排华法案》。

作者简介

作者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致谢

前言

译者的话

绪论 美国传教士及其创造的中国观(1890—1931)

第一章 亨利·卢斯和时代公司的崛起

第二章 时代公司和它的中国赌注

第三章 美国联合援华会及其塑造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中美同舟共济:光荣的战争年代

第五章 宋美龄和中美关系的人格化

第六章 二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内幕

第七章 “美国世纪”的曙光

第八章 “美国世纪”的倾塌

第九章 与浪漫化中国观的悲情告别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是201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集美红色记忆:1921-1949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了自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历史时期,发生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革命事迹。全书分为建党前后和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篇章,并在附录中对集美区的革命遗址和集美区党史重要人物做了介绍。
形象史学(2017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上半年卷。
形象史学(2019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上半年卷。
形象史学(2017下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下半年卷。
形象史学(2018下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8年下半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