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出版及小说研究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新兴印刷技术所蕴含的巨大的出版能量,为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物质技术变革急剧加速的步伐中,西方先进的印刷文化进入以上海为出版中心的中国,并逐渐辐射到周边的江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
近代书局利用新的出版技术以及新的经营模式,开展小说征文、小说版权转让以及善本小说整理等活动,推动乃至调控晚清新小说的发生与发展,促使传统的明清章回小说实现其文本传播技术的近代升级。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文本特色的图像,也借助新技术完成它的近代复兴之路。这些在物质技术推进中的文学景观,处处展现了文学观念和文体破立的消长,具有重大的小说史及出版史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潘建国,别号酉堂,江苏常熟人。1999年获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进入复旦大学古籍所及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小说文献学、晩清小说史及近代出版印刷史等项。出版有《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研究》(2005)、《古代小说书目简论》(2005)等专著,并在《国学研究》、《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人50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引言
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与输出
一、 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入
二、 清代后期上海地区印刷文化的输出
档案所见1906年上海地区的书局与书庄
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
一、 五彩石印技术考
二、 五彩石印书局考
三、 五彩石印同业组织考
清末上海地区的书局与晚清小说
一、 书局与晚清小说的编撰
二、 书局与晚清小说的出版
三、 书局与晚清小说的传播
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近代传播——以上海(1874—1911)为考察中心
一、 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翻印
二、 铅石印刷术与明清通俗小说的续书
三、 照相石印与明清通俗小说的图像本
四、 结语
西洋照相石印术与中国古典小说图像本的近代复兴
一、 照相石印术的传入与石印图像本小说的出版
二、 石印精本小说图像的新变化
三、 石印精本小说图像赏析
四、 弥足珍贵的五彩石印本小说
五、 照相石印术的印刷史意义
近代海上画家与通俗小说图像的绘制
一、 吴友如及其所绘通俗小说图像
二、 画家陈作梅与《绘图评点儿女英雄传》
三、 画家陆鹏与《今古奇观图咏》
四、 画家杨文楼与《绘图富翁醒世传》
五、 结语
晚清时期小说征文活动考论
一、 古代小说征文活动的渊源
二、 两次早期小说征文活动及其差异比较
三、 晚清书局的小说征文及其学术意义
晚清上海的报馆与《野叟曝言》小说
一、 申报馆与《野叟曝言》小说
二、 字林沪报馆与《野叟曝言》小说
晚清上海地区小说版权的转让与保护——以汪康年出版《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
一、 版权保护意识在近代中国的滋长
二、 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版权转让始末
三、 汪康年求取小说版权的动因及余绪
四、 晚清上海地区书局的小说版权保护
《松荫庵漫录》与《申报》所载晚清笔记小说
一、 社会新闻
二、 海外轶事
三、 自然奇谈
四、 狐鬼、爱情故事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侦探小说期刊述略
一、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侦探小说期刊
二、 侦探小说期刊的栏目设置与作者队伍
三、 侦探小说期刊的宣传广告与销售流通
四、 侦探小说期刊难以久办的原因分析
商务版冯梦龙《古今小说》印行始末考——以王古鲁、张元济、朱经农诸人书札为史料
一、 王古鲁赴日摄取中国古小说书影之经过
二、 商务印书馆排印《古今小说》始末及其意义
三、 关于商务版《古今小说》的若干问题
清末民初文人的小说阅读与研究——以常熟徐兆玮为学术个案
一、 说部荒唐遣睡魔:徐兆玮的小说阅读与购藏
二、 《黄车掌录》恣搜罗:徐兆玮与旧小说资料汇编
三、 时新小说多魔力:徐兆玮与译本小说提要
四、 小说虞初富五车:徐兆玮之小说人生及其意义
近代小说的研究现状与学术空间
一、 目录·文本·资料: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基础
二、 海外·口岸·京都: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地理范畴
三、 翻译小说·创作小说: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具体对象
四、 政治·文学·技术: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切入层面
后记
作者小传
学术史丛书
物质技术视阈中的文学景观:近代出版与小说研究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潘建国。
得书感谢您对《物质技术视阈中的文学景观:近代出版与小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