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悲剧意识

生命的悲剧意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代表作,一位哲人充满激情而又克制的内心独白。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反复呼喊:生命的悲剧意识来自对永恒的渴望。他在书中充满感情地指出,人不是通过幸福来感知自身,因为幸福常常使我们忘了自己。相反,苦难才使得我们回归到自身,获得了属于我们的深刻意识,重新成为自己的中心。

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著作,这里没有艰涩深奥的理论探析,枯燥乏味的概念论证,反而更像是一个哲人充满激情而又克制的内心独白:他不需要依赖理性来探索和追究什么,而是深入人本身。

在乌纳穆诺笔下,“人”不是一个被用来抽象思考的哲学概念,一个属于共性的词汇,而是具体的存在,是心灵与肉体的结合;是你,是我,是我们的兄弟,是所有人。这是乌纳穆诺哲学中非常动人的闪光点,由此出发,他重新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对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对我个人而言,我却是一切。

作为一个作家,乌纳穆诺的哲学著作也承袭了他的文学语言,简洁有力,充满诗性。他的语言充满激情,思维却很是缜密。他绝不依靠语词本身的复杂艰深来使读者望之却步。相反,与一般哲学著作相比,本书的行文充满诗意,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又直指本心的力量。乌纳穆诺的语言似乎有种魔力:他激情澎湃,却又非常克制,两者的结合使阅读过程极为享受,既震撼于其激烈的情感,又为其深邃的哲理所折服。

作者简介

作者乌纳穆诺,出生于西班牙北部的毕尔巴鄂,是巴斯克人。他幼年丧父,由母亲一手养大。他的父母是舅甥通婚,也就是说,母亲是父亲的外甥女,也是作家自己的亲表姐。乌纳穆诺二十岁获得博士学位,二十七岁当上萨拉曼卡大学希腊语教授。萨拉曼卡大学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1901年,他成为该校校长;1924年他因抨击普里莫·德里维拉将军的独裁政权而被流放,侨居法国;1930年乌纳穆诺凯旋马德里,成为举国欢迎的英雄;1931年,他被任命为萨拉曼卡大学终身校长;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同情佛朗哥将军的叛乱,被撤消校长一职,佛朗哥进驻布尔戈斯后恢复了他的职位;1936年10月,他抗议叛军暴行,公开忏悔自己的政治立场,再次被剥夺职位,并被软禁在家。1936年的最后一天,乌纳穆诺逝世。乌纳穆诺是西班牙历史上九八年代作家群的核心人物,是当时的西班牙文坛领袖。他著作宏富,作品形式多样,其中被公认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他的哲学著作和小说创作,代表作有《生命的悲剧意识》《迷雾》《亚伯·桑切斯:一种激情》《殉道者圣曼努埃尔·布埃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关于《生命的悲剧意识》

第一章 骨肉之人

第二章 起点

第三章 不朽的渴望

第四章 天主教的本质

第五章 理性的溶解(毁灭)

第六章 深渊底层

第七章 爱、痛苦、悲悯与人格

第八章 从上帝到上帝

第九章 信仰、希望与仁慈

第十章 宗教、阴间的神秘学和灵魂归复

第十一章 实际问题

第十二章 唐·吉诃德与近代欧洲的悲喜剧

作者年表

译后感言

生命的悲剧意识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西] 乌纳穆诺。

得书感谢您对《生命的悲剧意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命意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围绕“人的生命意义”这一主题,具体地论述了“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文化世界”和“人的意义世界”,进而论述了“现代人的生活世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并从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理论、心态和理想等层面,论述了“精神家园的培育”“精神家园的真理”“精神家园的陶冶”“精神家园的升华”“精神家园的支撑”“精神家园的张力”和“精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多维度研究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即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当代新出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及其原因等维度,对当代国外意识形态从实践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类型到结构、从特征到功能、从存在方式到传播方式、从形成机制到作用机制、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挑战与启迪,并对我国社会
意识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关于现象学运动的若干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所发表的研究现象学运动的主要论文,体现了作者对现象学运动的一种认识。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毕生追求严密科学的哲学,试图以内在建构的纯粹意识作为本体论的基础;而现象学运动的继承者更多坚持纯粹意识的超越性,力图以胡塞尔晚年关于意识与世界关系的思考,重建现象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现象学运动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对话的基础。
为何我们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强迫性重复背后的无意识 电子书
为什么即使痛苦,我们也总是不自觉地陷入相似的困境?为什么我们会在关系中不断寻找初恋爱人的影子?为什么选择熟悉的事物会让我们无比安心?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比追求快乐和满足更强大的无意识驱动力——重复。无意识中生命的力量,可以驱使我们安心地重复快乐行为,并在不断的重复中塑造自我,建立稳固的身份认知;然而,无意识中死亡的力量,会让我们强迫性地重复错误,反复经历创伤。作者将在本书中带我们一起去探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