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二战苏联女兵的生存境况,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妇女群像的长卷巨画。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作品。二战期间,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本书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那些感人泪下的故事。作者以见证者身份,倾听那场卫国战争中女兵们那些完全陌生的经历,站在任性的角度看待战争,启示人们重新认识战争。

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有的是女性心灵深处对战争的感受,从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绘战争,进而深刻地揭示了那场战争的本质。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这些女兵的回忆,会让读者感受到二战中最直观的冲击和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

作者简介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 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利的祭祷》等。

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2015年获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战争,更是写人

“我不想去回忆……”

“再长长吧,姑娘……你们还嫩呢”

“只有我一人回到妈妈身边……”

“我们的楼里有两场战争……”

“电话听筒可射不出子弹……”

“我们只获得了小小的奖章……”

“那已经不是我了……”

“我现在还记得这双眼睛……”

“我们没有打过枪……”

“当然是需要军人……可我也还想做美女”

“小姐们!你们知道吗?工兵排长平均只能活两个月……”

“哪怕让我只看他一眼……”

“最后一点点土豆仔……”

“妈妈,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她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

“突然间,非常想活下去……”

译后记

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得书感谢您对《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逆袭人生:没有手脚的奥运田径冠军 电子书
本书作者从出生就没有手脚,但凭借纯粹的意志、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每次比赛的最后一名慢慢地走向他运动生涯的巅峰——成为残奥会的金牌得主和短跑世界纪录保持者。本书记录了作者的人生故事。
阿兰·邓迪斯民俗学研究 电子书
阿兰·邓迪斯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民俗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在民俗学基本理论方面确立民俗阐释为民俗研究的最终目标,积极推动民俗的语境研究,扩大了民俗的范围;他在民俗学研究方法上融汇历史-地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研究方法;他在民俗学研究实践上对具体民俗事象往往做出异于前人的独到阐释。他的民俗学研究对中国的民俗学发展有启迪意义。本书即是对阿兰·邓迪斯民俗学研究的论述。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电子书
一本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历史读物,被称为 “日本近代史最前端”的著作。
白银与战争:晚清战时财政运筹研究 电子书
本书将晚清战时财政协济行动与非财政问题研究的相结合,近真呈现晚清战时财政制度制演变脉络。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