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学堂学生研究奠基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量报刊图书文献中爬梳史料,重现晚清国内学生群体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
在注视学生参与爱国民主运动的群体表现的同时,着重考查他们的社会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使得学术界对近代学生群体的认识增加了五四以前的重要一段,并拓展了研究的层面。
作者简介
作者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
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旧世纪中的新时代:早期新式学堂与学生
一、文化分层与西式学堂的引进
二、学堂发展的曲折历程
三、教育观与学生的局限
四、早期学生的社会作用
第二章 国内学生群体的兴起与学潮初盛
一、近代中国学生群体的形成及其属性动向
二、学潮的爆发与高涨
三、以拒俄为中心的学潮高峰
四、学潮缓退与学生运动的深入
五、时代特征与发生原因
六、影响与历史地位
第三章 1905年后的兴学热潮与学生状况
一、举国相应的兴学呼声
二、急剧扩大的学生群及其结构形态
三、不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以教育背景为中心
四、群体趋向
第四章 学堂风潮
一、学堂风潮的时代新气息
二、社会失调与心理失衡的激荡——个体心理行为分析
三、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内在驱动意识——群体心态行为分析
四、影响与局限
第五章 爱国先锋与中坚——从“文明抵制”到“秩序革命”
一、学生与抵制外货运动
二、“文明抵制”的功过是非
三、收回利权运动中的自我突破
四、保路风云学生潮
第六章 学生与清末社会民主化进程
一、学生与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关系
二、学生自治
三、国会请愿中异军突起
四、和平斗争的激进民主派
五、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七章 民主、爱国、尚武、革命的交响乐——国民会、国民捐与国民军
一、溯源寻踪:1901—1903年的国民会
二、学生与国民捐
三、学生与国民会(军)
四、相互吸引与双向互动
五、帷幕后的革命预演
第八章 学生与反清革命
一、革命党的战略思想及其在学界的活动
二、学界革命倾向的普遍化
三、光复声中学生军
四、中流击楫 易水悲歌
第九章 学生与清末社会变迁
一、新型社会功能
二、反弹与约束
三、开风气之先
四、近代社会变革思辨
征引书目举要
跋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是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桑兵。
得书感谢您对《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新史学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