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总体反映国内阳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前沿,对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的阳明学文献资料整理研究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
内容简介
2017年8月26至27日,为推动阳明学文献整理,促进阳明学研究,由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阳明学文献与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清华大学国学院陈来院长主持,来自中国内地与台湾的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单位的30余位阳明学专家学者围绕着阳明学文献与思想两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此次研讨会收到的阳明学相关研究论文有20余篇,本书是对论文进一步精选完善形成。总体反映国内阳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前沿,与会学者就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的阳明学文献资料整理研究、阳明学文献与思想的关联阐释、阳明学思想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交流与研讨,本书的出版将推进阳明学及其阳明后学的学术研究。
作者简介
编者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东亚儒学九论》《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回向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说
一 前言
二 王阳明
三 王龙溪
四 聂双江
五 罗念庵
六 结语
阳明杂考二则
1. 严滩
2. 《次谦之韵》
《阳明年谱》流变考
一 前言
二 评点出道来
1.李贽《阳明先生道学钞·年谱》
2.施邦曜《阳明先生集要·年谱》
3.陈龙正《阳明先生要书附录·年谱》
三 有用道学
1.俞嶙《阳明先生全集·年谱》(俞嶙本)
2.张问达《王阳明先生文钞·年谱》
3.杨希闵《明王文成公年谱节钞》
4.余重耀《王阳明先生传纂》
四 结论
王阳明天泉证道语录与《阳明年谱》的编写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年谱》成书经过
三 罗念庵与《年谱》的编刻
四 围绕《年谱》“天泉证道”条的争论
阳明论《大学》“至善”
至善——心之本体、无善无恶
至善——明德、亲民之极则
至善与仁体、良知
结语
王阳明经学三题
一 拟经续经与经史关系
二 何谓训诂:义理之学与汉唐经学之别
三 定理与“义理无定在”:理学内部的判教
王阳明、王畿书札三通考释
一 《手简》之来历
二 阳明二札
三 王畿札
试论朱子、阳明及薛侃体用观的异同
一 朱子的体用观
二 阳明的体用观
三 薛侃的体用观
“印证吾心”与“本义自足”
一 印证吾心
二 对《大学》的解释
1.释“格物”
2.释“止于至善”
3.“致知”“诚意”“正心”各有工夫
三 对《中庸》的解释
1.释“中”
2.释“致中和”一句
四 对《论语》的解释
五 对《孟子》的解释
1.“正己而物正”
2.君子的品格
明儒蒋信“万物一体”说探析
一
二
1.“默识涵养”
2.“主静无欲”
3.“戒慎恐惧”
三
从门人到批判者:明儒王道与阳明学之疏离
一 引言
二 从拜师到疏离
三 阳明学批判与黄绾的挽救努力
四 无可挽回的疏离趋势
五 结语
邹守益戒惧以致良知的工夫实践历程
一 早年:戒惧于念虑
二 转变:戒惧于心体
三 戒惧实功
四 默识心体
江右王门刘阳论
一 刘阳的生平和著述
二 刘阳的人格、精神
1.清福
2.仁爱
3.道气
4.神秘
三 刘阳的主要思想
1.良知如日中天
2.养知莫善于寡欲
3.“真吾”说
4.践履实功和工夫论
王时槐的“独几”思想
一 名为有无之间,实为不分有无
二 有无之间与中介
三 不分有无与独体
陈嘉谟及其《念初堂遗稿》
一 陈嘉谟生平
二 陈嘉谟的著作及《念初堂遗稿》
三 陈嘉谟的心学思想
黔中王门孙应鳌“仁本”心学思想探析
一
二
三
1.仁体论:“心外无仁”“即心是仁”
2.求仁论
3.诚意慎独论
四 小结
管东溟著作考述
一 前言
二 管东溟文集提要
(一)《奏疏稿》
(二)《易测六龙解》
(三)《师门求正牍》
(四)《惕若斋集》
(五)《论语订释》
(六)《宪章余集》
(七)《问辨牍》
(八)《续问辨牍》
(九)《觉迷蠡测》
(十)《从先维俗议》
(十一)《续原教论评》
(十二)《六龙剖疑》
(十三)《理要酬咨录》
(十四)《续宪章余集》
(十五)《步朱吟》
(十六)《我执公参》
(十七)《酬咨续录》
(十八)《大学测义》
(十九)《大学订释》
(二十)《大学辨义》
(二十一)《謕余音》
(二十二)《惕若斋续集》
(二十三)《中庸订释》
(二十四)《中庸测义》
(二十五)《论学三札》
(二十六)《题龙华忏仪》
(二十七)《辨古本大学》
(二十八)《析理编》
(二十九)《孟义订测》
三 结语
论周汝登的四书学
一 以心解经
(一)以心释仁
(二)以心释礼
(三)以心释学
二 以无解经
(一)以无释天道
(二)以无释人性
(三)以无意阐扬工夫
三 周汝登的四书学评价
孙慎行著作《困思抄》《慎独义》及其对阳明学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困思抄》《慎独义》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孙慎行论喜怒哀乐与未发已发说
第三节 孙慎行论慎独功夫
第四节 余论:孙慎行在何种意义上可归入阳明学派
“朱陆之通邮”
一 “朱陆之通邮”定位说释义
二 以“致知”摄“诚意”以成“知行合一”之说
三 “戒惧”工夫通贯已发未发,而独知即良知
四 通心、知与天理为一,与论良知之当机性
五 结语:唐先生“朱陆之通邮”说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阳明学文献与思想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来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阳明学文献与思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