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幸福:卢梭人性思想研究

追问幸福:卢梭人性思想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并且深入地分析了卢梭独具特色的人性论思想。

内容简介

全书以卢梭人性论的首要原则“自爱”为出发点,对“自爱”与“自尊”进行了辨析,进而揭示了“自尊”在正反两个方面,即“虚荣”和“自豪”方面的可能进展,以此显现出人性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与此同时,“怜悯”、“良心”、“自由”和“理性”等概念在卢梭人性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朗起来。

作者简介

作者吴珊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英国华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卢梭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第一节 国外卢梭研究中的几种倾向

第二节 国内卢梭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第三节 回归卢梭:关于人类幸福的真理

第四节 追问人的幸福

第一章 “非理性”的人:卢梭的人性观

第一节 几种典型的人性观点

第二节 自爱作为一切激情和情感的源泉

第三节 动物性与人性:怜悯、可完善性

第四节 “自尊”:作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

第五节 人性与社会的三种状态

第六节 “非理性”的人

第二章 文明及其缺憾:卢梭对人和社会问题的诊断

第一节 与启蒙的疏离

第二节 人性、文化、文明

第三节 对败坏人性的批判

第四节 败坏的社会导致了不健康的人?

第三章 语言与人性:对语言本质的批判性思考

第一节 语言作为人的后天本质

第二节 语言作为人性的映照

第三节 对语言权力化的批判

第四节 语言之于人的本质

第四章 人性的“文化处境”

第一节 对斯巴达的崇拜

第二节 对启蒙理性的反思

第三节 人性再出发:宗教性、个体性、公民性

第五章 一种选择:宗教幸福

第一节 一种独特的自然宗教

第二节 人性作为自然宗教的基础

第三节 人的“宗教”

第六章 人性的重塑:个体幸福

第一节 爱弥儿的个体教育

第二节 限制欲望,防止虚荣

第三节 个体教育的四门“课程”

第四节 个体教育的人性基础

第五节 爱弥儿的人性畅想

第六节 女性的幸福:苏菲与朱丽

第七章 人性的重塑:公民幸福

第一节 怎样成为一位公民?

第二节 转变人性的工程:立法者和政府

第三节 公民教育的三门“课程”

第四节 公民教育的人性支撑

第五节 哲学家和立法者作为

第六节 文本中的张力:个体与

结语:孤独者的追问

参考文献

后记

追问幸福:卢梭人性思想研究是201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吴珊珊。

得书感谢您对《追问幸福:卢梭人性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人幸福感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心理学中的幸福感研究为切入点,进行跨文化、跨学科、多视角整合。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幸福感水平与差异,从公共政策与心理技术两个层面探索中国人幸福感的提升策略。构建既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幸福感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测量框架。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向警予思想研究 电子书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惟一的一个女创始人”,是党内较早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女革命家。她一生致力于妇女解放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在教育、妇女解放以及报刊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伟大先驱者。本书以向警予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具体的时代环境为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向警予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深化和拓展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生平和思想研究。
黄济教育思想研究 电子书
黄济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其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由黄济先生的弟子石中英教授担纲,国内教育学界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传统文化与教育等不同问题领域和不同研究主题对黄济教育思想展开研究,既有理论的回溯与整理,也有现实的联系与评论,不仅有助于全面系统地了解黄济的教育思想,也有助于当代中国教育学术思想的传承,对
曾国藩文化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研究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曾国藩文化思想的渊源与特征、曾国藩文化思想的精粹与价值、曾国藩耕读文化与家教思想、曾国藩政治与伦理道德思想、曾国藩治学与学术文化思想、曾国藩家族经营中的经济思想、曾国藩文化思想与近现代湘中社会文化生态、曾国藩文化思想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