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中国艺术通识名师精品课

艺术美学——中国艺术通识名师精品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十佳教师、艺术知名学者丁宁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陈岸瑛教授编写,带领读者在观点与争辩之中,省思艺术与美的本质所在。

本书特色:

1)梳理、总结和重新评价流传至今的艺术观念和美学理论;

2)直面艺术中的问题,回应艺术中的争论;

3)在艺术与美学的融合中启发不一样的哲学思考。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艺术和美,向来是一对难分难解的概念,作者希望能站在哲学高度为这对概念作出一番启发性的阐释。本书以影响艺术史、艺术批评史发展的中西方美学文著为资料来源,结合当代问题和前沿研究成果,对基本概念、经典理论进行重述,形成一套对理解艺术行之有效的哲学知识系统;同时,也对相关的常识和知识点进行了介绍,辅以推荐的阅读书目,帮助广大艺术爱好者学习和了解艺术美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岸瑛,男,1973年生于武汉,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2006-2007年,苏黎世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系主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副所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装饰》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美学,当代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与相关文化产业。著有《艺术概论》《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 兴案例研究》和《新乌托邦主义》等,翻译《寻常物的嬗变》(阿瑟·丹托著)和《影响我们时代的100位新锐艺术家》(弗朗西斯卡·加文著)等。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作者),2018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章节目录

【目录】: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序言 /003

前言 /007

第一章

美学概述 /013

第一节 /016

美学的诞生

第二节 /020

反美学思潮

第三节 /025

美学传入中国

第四节 /028

意境说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039

第一节 /042

艺术起源问题

第二节 /046

艺术与技艺的分离

第三节 /052

齐白石:艺术家与工匠分离的中国案例

第四节 /054

现代艺术体制

第三章

美与趣味 /061

第一节 /064

什么是美与美是什么

第二节 /068

美的日常语言分析第三节 /074

美与自然

第四节 /080

内感官与优雅的想象力

第五节 /083

趣味与判断

第六节 /087

低俗趣味

第四章

艺术与审美 /093

第一节 /095

审美无关利害

第二节 /099

审美态度

第三节 /105

审美体验

第四节 /111

审美与实用

第五章

艺术与再现 /121

第一节 /124

摹仿论

第二节 /127

反映论与典型论

第三节 /131

再现与想象

第四节 /136

艺术与错觉

第五节 /140

题材与主题

第六章

艺术与形式 /147

第一节 /150

表现论美学

第二节 /158

符号论美学

第三节 /163

形式主义艺术理论

第四节 /168

美在形式与美在生活

第五节 /181

美的形式与历史的形式

第七章

艺术与观念 /197

第一节 /200

当代艺术的观念性

第二节 /205

观念性与非物质性

第三节 /215

当代艺术的社会性

第四节 /218

视觉表征与社会认知

第五节 /226

作为话语与观念系统的艺术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39

艺术美学——中国艺术通识名师精品课是2020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岸瑛。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美学——中国艺术通识名师精品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设计美学 电子书
本书共分五章,首先从美的常识性问题入手,深入阐释关于设计的规律与核心要素问题;接着引入方法论,用系统的方法重新审视以往的设计作品,提高学生审美的感悟力;**后探讨所有设计人员关注的问题,即创新意识对设计的影响。除了理论阐述外,每一章内容中都有大量的个案分析,个案的范围涉及设计的各个领域。书中对个案的分析也非常详细深入,对设计类学生来说大有裨益。
设计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依照教育部2006年3月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具体要求而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美学概念论、设计审美现象论、设计审美要素论、设计审美表现论、设计审美心理论、设计审美历史论、设计审美趋势论等。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艺术院校各专业和普通高校各艺术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广大社会青年的自学用书。
艺考一点通:艺术类专业考生实战指南 电子书
作为从事艺术教育20余年的知名教授,陈晓春根据自己多年艺术教育和高考招生的经验,从个人的人生体验出发,为考生讲解了中国大学教育的体制以及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告诫考生要根据自己理想设计自己的人生,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此基础上,他很详细地讲解各艺术专业对考生素质的要求、职业前程以及考试的方式以及备考的要领。
嗨·古琴:古琴名师琴谱集录 电子书
《古琴古琴名师琴谱集录》是一本古琴名师琴谱集录。书中包含了梅旸、南一先生、裴琴子、王永亮、行者先生、杨青六位名师和三位琴友的共38首古琴琴谱作品。这38首作品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古琴名曲,也有根据时下流行的古风乐曲改编移植而成的琴曲。每一首改编作品的呈现,从甄选曲目、指法安排到打谱设计,都是经过了老师们反复的推敲与斟酌,力求做到在保留原曲味道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古琴的音色和魅力。本书适合古琴学习者使用,
隋初唐书法美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隋唐文字学之于书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文字学之于隋唐书法及其书学理论所起的奠基作用。隋唐五代的文字学成绩很大,尤其是字样学很有特色,文字学素养是书学研究者的基础,唐代大书家、书学理论家都在这上面有很深的修养,诸如虞世南、张怀瓘、李阳冰、颜真卿等。如果没有文字学的奠基,唐代书法美学要想傲视千古,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