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会通研究

文学经典的会通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跨学科解析中国文学经典:从先秦至明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视野,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学经典和现象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的贯通式研究。所论对象涵盖先秦儒家经典、元代杂剧、明清小说和戏剧等,涉及美学、传播学、文化学、伦理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从印刷术看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成书问题——以《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中心

论孔子“述而不作”的宗教性

作为方法的方音——以“面如重枣”中“重”的读音为中心

金箍棒、金刚杵与橄榄棒

《金瓶梅》的元代文化记忆

民族、宗教与地理——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新释

《论语》英译中的误译问题

《论语》“寝不尸”新释

同源异流: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印度受容

元杂剧与科举制度关系考述

《红楼梦》中贾探春的伦理身份论略

《水浒传》的宗教记忆:白莲教的叙述与想象

从影子叙事看《红楼梦》的“自传说”

从勒热纳的自传契约看《红楼梦》的“自传说”

移动的边塞诗——以唐王朝的边塞与边塞诗为中心

家庭伦理生态的悲剧

“金莲”审美的印度渊源

超越自传性与虚构性:艾丽丝·门罗小说的艺术真实

考古文献重构的丝绸之路

文学史的新方向

作者简介

文学经典的会通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同胜。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经典的会通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以美国亚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为开端,收录了亚裔各个族裔文学分支的研究成果——日裔、韩裔、印度裔、菲律宾裔和越南裔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和作品研究,展示了我国学者在美国亚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明清以来的各种体裁的文学文本为对象,旨在多方面地研究文学文本中描绘的广府图景包括广府地区的商业风情、饮食文化、礼仪习俗、岁时节庆、民间信仰、娱乐习尚、园林建筑等,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往研究广府风情的作品有很多,但缺乏从文学角度关照广府风情的视野,本书即是以此为切入点,全面介绍广府风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