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通过学术史梳理、区域历史个案研究,以及辨析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关系。

内容简介

《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系《狂欢与日常》的续集,通过学术史梳理、区域历史个案研究,以及辨析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关系,集中反映了作者在区域社会史研究领域的理念、方法和实践上的成果,是作者在进入21世纪后最初几年的新思考。本书的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这里的所谓“大历史”,就是那些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以往研究抽去了的“大历史”之生活基础还回来。

作者简介

作者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首批培养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曾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作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叙说: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研究

学术史·理念·前瞻

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一、中国新史学与社会史研究的萌发

二、“社会变迁”与“眼光向下”: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三、政治史范式下的20世纪50—80年代的社会史研究

四、从“眼光向下”到“自下而上”: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五、思考与展望

明清史与近代史

一、问题(topic)的缘起

二、问题(problems)的凸显

三、问题(questions)的探索

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

一、探讨社会史问题:社会史研究的开放性

二、与传统史学对话:社会史研究问题之一

三、反思政治史:社会史研究问题之二

四、方法与表达:社会史研究问题之三

传说与区域历史

传说·历史·历史记忆

一、科学实证的视角

二、后现代主义视角

三、若干案例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一、集体记忆之一:大槐树传说故事诸文本

二、集体记忆之二:大槐树移民之族谱记录

三、记忆的缺失:对地方史乘的考察

四、人们如何记忆历史?

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

一、分水故事

二、分水制度

三、故事和制度背后的权力与象征

四、公共资源利用的困境

识宝传说:一个关于本土与异域的华北民间历史隐喻

一、胡人识宝:“异域”的凸显与本土问题的转换

二、南蛮盗宝:北方民众的“南人观”及自我认识

三、中心与边缘:一个发展张力的民间隐喻

“国家”所在的地方

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

一、城市扩展与人口

二、城市商业与商人

三、社会空间结构

四、生活空间

附录:

东岳庙故事:明清北京城市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

一、总的观照: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二、从鲁班会看清至民国初北京的祭祀组织与行业组织

三、远亲不如近邻:从祭祀中心看城市中的行业与街区

四、一般的思想史:明清庙会中的行善积功

小历史与大历史

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

一、东岳会风波

二、民众与士绅

三、国家力量与官民中介

四、非常时刻

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

一、陈氏家世

二、经营乡里

三、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

四、晚明士风

试论陈确的忠节观

一、天崩地解的时代

二、气节观

三、死节观

区域社会史视野中的明清泽潞州商人

一、何为泽潞商人

二、明清泽潞商人及其活动

三、泽潞商人与地方社会之互动

四、晋商研究的新突破:一个社会史的视角

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

一、剑桥史传统中的明代史

二、中国史研究观念变化中的剑桥明史

三、《剑桥中国史》第8卷中的新进展

四、余论

回顾与反思

政治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

后记

再版后记

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世瑜。

得书感谢您对《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宗教与历史(第十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十辑。
巴布亚新几内亚历史与现状 电子书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赤道以南的太平洋西部,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以外最大的国家,同时是太平洋岛国中陆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国家,是南、北太平洋的交汇点,连接南太平洋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桥梁,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替代的角色。两国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密切合作,实现了发展互补。近年来,两国关系不断提升,双方共同开创了全面合作的新局面。本书综合国内外多方的资料,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巴布亚新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帝国缩影.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刘永华力作。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电子书
《经济学人》《外交事务》最佳图书,一场全球化和自给自足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