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九卷,讲述了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日本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

内容简介

《世界佛教通史》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本书讲述了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日本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王颂,1971年生人,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东亚汉文化圈佛教研究,以中日两国佛教为对象,把握其共性和特性,尤专长于华严宗的历史与思想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总序

绪言

一 日本佛教的重要地位

二 日本佛教是日本研究的重要领域

三 中国学术界的日本佛教研究

第一章 佛教传入日本的历史与背景

第一节 佛教公传的年代

一 壬申传法说

二 戊午传法说

第二节 佛教传入前的日本

一 远古时代的日本人

二 渡来人集团与佛教

三 社会经济与宗教信仰

第三节 上古时代的日本国家

一 邪马台国与神权统治

二 大和国与氏姓部民制

第四节 佛教传入前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

一 中日之间的朝贡册封体制

二 大和国势力在朝鲜半岛的盛衰

三 大陆国家对日本的文化输出

第五节 中朝佛教与日本佛教的关系

一 佛教的中国化

二 朝鲜半岛佛教的起源

三 公传与私传:佛教传入渠道的多样性

第二章 佛教传入引起的政治宗教变革

第一节 崇佛与排佛之争

第二节 排佛的政治宗教背景

一 政治背景:苏我氏与物部氏的政争

二 宗教背景:神佛之争的本质

第三节 苏我氏治下的佛教

一 推古朝政权的性质

二 佛教对外交流的扩大

三 兴隆三宝与起塔造寺

四 氏寺与氏族佛教

第四节 圣德太子与佛教

一 太子传略

二 太子传记的批判分析

三 三经义疏的作者和价值

第五节 推古朝改革与佛教的关系

第三章 国家佛教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大化改新前后政治形势的转变

一 苏我氏的覆灭

二 大化改新

三 壬申之乱

四 律令制度

第二节 大化改新与佛教

一 苏我氏把持佛教领导权

二 舒明朝的皇室与佛教

三 神权与天皇统治的关系

四 改新后佛教领导权的转移

五 留学僧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节 白凤时代佛教的发展

一 大力襄助佛教发展

二 法事与国家祭祀

三 利用佛教作为政治工具

第四节 僧尼寺院管理制度的确立

一 僧官制度

二 僧尼令

第四章 奈良佛教与大陆文明的全面引进

第一节 国内外政治的变迁

一 平城京的建成与唐帝国

二 专断君主和藤原氏的兴起

三 国家的文化事业

第二节 国家推动的佛教事业

一 奈良朝写经和官办写经所

二 国分寺制度

三 东大寺大佛

第三节 佛教管理与寺院经济

一 奈良时代的重要寺院

二 寺院和僧侣管理

三 寺院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南都六宗:佛教义学的繁荣

一 三论宗和成实宗

二 法相宗和俱舍宗

三 华严宗

四 律宗

第五节 留学僧对文化交流的贡献

第六节 奈良佛教的阴影:僧人干政

第七节 菩萨僧与民间佛教的萌芽

第五章 平安时代佛教概观

第一节 平安时代的政治背景

一 藤原氏与摄关院政制度

二 摄关制度的成因

三 庄园经济与贵族封建制

第二节 平安时代的佛教政策与制度

一 光仁、桓武两朝的佛教政策

二 仁明朝以后的佛教政策和制度

第三节 佛教的新动向

一 宗派佛教的兴起

二 佛教的贵族化与世俗化

三 末法思想的出现

四 净土信仰的兴起

五 秘法咒术的流行

六 神佛习合思想的发展

七 中日佛教交流的主导转向民间

第六章 平安佛教的主要宗派

第一节 最澄与天台宗

一 最澄的生平

二 最澄思想简析

第二节 空海和真言宗

一 空海的生平

二 空海的思想

三 空海之后的真言宗

第三节 最澄以后的天台宗

一 慈觉大师圆仁

二 智证大师圆珍

三 安然与台密的集大成

四 平安中后期的天台宗

第四节 净土信仰的兴起

一 念佛与安魂送灵

二 圆仁与五会念佛

三 空也的念佛咒

四 源信与《往生要集》

五 源信与念佛三昧会

六 觉运调和天台与净土

七 南都和真言宗的净土信仰

八 良忍和融通念佛

九 贵族的净土信仰

第七章 镰仓佛教概论

第一节 镰仓佛教的历史背景和主要问题

一 镰仓佛教的政治社会背景

二 镰仓佛教面临的挑战

三 新佛教与旧佛教的问题

第二节 镰仓时代的佛教体制

一 显密诸宗与“寺家”

二 幕府与禅宗

三 异端派别

第八章 镰仓宗派:净土教系统

第一节 法然与净土宗

一 法然的生平

二 法然的著作和思想

三 法然的弟子及净土宗教团

第二节 亲鸾和净土真宗

一 亲鸾的生平

二 亲鸾的著作和思想

第三节 一遍与时宗

一 “一遍偈”

二 “游行”与“赋算”

三 “时众”

四 念佛与神道

第九章 镰仓宗派:禅宗的全面引进

第一节 禅宗传入之前的禅与日本

一 早期禅与日本的渊源

二 初传禅宗的第一人

第二节 荣西与“兼修禅”

一 兴禅护国

二 荣西门下

三 圆尔辨圆

第三节 渡日僧与“纯粹禅”

一 兰溪道隆

二 兀庵普宁

三 无学祖元

四 一山一宁

五 弘扬纯粹禅的日本禅师

第四节 道元与曹洞宗

一 道元的生平

二 道元的著作和思想

三 道元之后的教团

第十章 镰仓宗派:日莲法华宗

第一节 日莲的生平

一 思想形成

二 谏言幕府

三 法华行者

四 龙口法难

五 隐居身延山

第二节 日莲的著作和思想

第三节 日莲思想的独特性

一 “上行菩萨”与“日本第一法华经行者”

二 “日本国”与“一向大乘国”

三 折伏思想

第十一章 镰仓宗派:旧佛教的复兴运动

第一节 华严宗

一 明惠

二 宗性与凝然

第二节 法相宗

第三节 律宗

一 北京律

二 南京律

第十二章 室町时代的佛教

第一节 室町时代的宗派概观

一 临济宗

二 曹洞宗

三 净土宗

四 净土真宗

五 日莲宗

六 时宗

第二节 织田信长对佛教异己势力的剪除

一 石山本愿寺之战

二 安土宗论

第三节 佛教与基督教禁教

第十三章 江户时代的佛教

第一节 江户时代幕府与佛教

一 对佛教的专制政策

二 控制佛教的各项制度

第二节 江户佛教与前近代社会

一 寺院的商业化经营

二 佛教与民俗

第三节 江户时代的佛教教育与学术

一 檀林的作用和地位

二 学术方面的新动向

三 结语

第四节 宗派佛教的定型期

一 净土宗与德川幕府

二 净土真宗的分宗

三 崇传与五山派

四 白隐与妙心寺派

五 良宽与曹洞宗

六 天海与天台宗

七 真言宗

八 良忍与融通念佛宗

九 隐元与新传的黄檗宗

第五节 各界对佛教的批判

一 吉田神道对本地垂迹思想的新解说

二 朱子学对佛教的批判

三 基于神道立场的批判

四 国学者和水户学派排佛

五 理性主义的批判

第十四章 近代日本佛教

第一节 明治初期的排佛政策

一 神佛分离令

二 废佛毁释运动

三 大教院的设立

第二节 护教运动与佛教改革

一 跨宗派的护法运动

二 启蒙派的政教分离运动

第三节 佛学研究与佛教事业的开创

一 “求新知于世界”与留学潮

二 近现代佛教学的发轫

三 现代大藏经的编纂出版

四 “大乘非佛说”争论

五 新兴的佛教社会事业

第四节 明治佛教与社会思潮的互动

一 理性化、入世化与社会改良派

二 复古主义潮流

三 佛教的哲学化诠释与改造

四 内省主义、信仰主义潮流

第五节 军国主义阴影下的佛教

一 佛教迎合政府的举动

二 国家神道与宗教自由的压制

三 《教育敕语》与“不敬事件”

四 侵略战争之下的佛教界

五 佛教与社会主义运动

六 佛教与法西斯主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颂。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佛教通史(第九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