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通史(第四卷)

世界佛教通史(第四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四卷,介绍了隋唐五代期间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一、隋唐五代社会与佛教。社会状况与思想文化、佛教政策的演变、三教关系及其影响。

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概况。社会普及与民间佛教、寺院经济与僧团组织、佛教典籍与文化艺术。

三、天台宗。智顗与天台宗的创立,天台宗的判教体系,一念三千的实相论,作为修行实践论的止观学说等等。

四、三论宗。六家七宗的般若学,三论宗的传承与系谱等。

五、三阶教。创立与初禁,屡禁屡起。

六、唯识宗。唯识宗的创立,唯识宗基本教义,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七、华严宗。华严诸派融合与华严初祖等。

八、禅宗。从菩提达摩到禅宗创立,弘忍门下与南北分宗等。

作者简介

作者魏道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言

第一章 隋唐五代社会与佛教

第一节 社会状况与思想文化

一 政治格局及其变动

二 经济状况及其演变

三 民族外交政策

四 多元思想文化

第二节 佛教政策的演变

一 隋代佛教政策

二 唐代佛教政策

三 五代十国佛教政策

第三节 三教关系及其影响

一 隋代三教关系概观

二 唐代三教关系之辨

第二章 隋唐五代佛教发展概况

第一节 社会普及与民间佛教

一 佛教社会普及简况

二 民间佛教的普遍流行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僧团组织

一 寺院经济

二 僧团组织

第三节 佛教典籍与文化艺术

一 佛教典籍蔚为大观

二 佛教文化艺术精彩纷呈

第三章 天台宗

第一节 智□与天台宗的创立

第二节 天台宗的判教体系

第三节 一念三千的实相论

第四节 圆融三谛的真理论

第五节 作为修行实践论的止观学说

第六节 性具善恶的佛性论

第七节 智学说的传承及湛然对天台宗的发展

第八节 隋唐时期天台宗与日本、朝鲜的关系

第四章 三论宗

第一节 六家七宗的般若学

第二节 三论宗的传承与谱系

第三节 摄论诸师与三论学的复兴

第四节 吉藏及其三论宗佛学思想

一 吉藏佛学思想的纲要——无得正观

二 二藏三轮的判教理论

三 “破邪显正”、“道非邪正”的方法论和真理观

四 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说

五 不落两边的中道正观

六 非真非俗的中道佛性

七 吉藏的《华严游意》

第五节 吉藏门人与三论宗的衰落

一 吉藏门人

二 吉藏的贡献与影响

三 三论宗盛极而衰的原因

四 三论宗在日本的传播

第五章 三阶教

第一节 创立与初禁

一 教主信行

二 禁敕及攻判

第二节 屡禁屡起

一 无尽财藏

二 护法与初期弟子

三 长安寺院

四 武周禁抑

五 树碑造经

六 开元双纠

七 净土僧诤

八 贞元复兴

九 法难、画迹与海外遗音

结语

第六章 唯识宗

第一节 唯识宗的创立

一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二 玄奘的著述

三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

第二节 唯识宗基本教义

一 “三类境”

二 “一分无性”

三 唯识境、唯识行、唯识果

四 五重唯识观

五 判教

第三节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一 圆测与西明“别派”

二 三祖慧沼及其传承

三 四祖智周以及义忠对唯识宗的贡献

第七章 华严宗

第一节 华严诸派融合与华严初祖

一 法顺生平与著作

二 《五教止观》与法界缘起

第二节 智俨与华严宗创立

一 智俨生平与著作

二 诠释经典与十玄新说

三 一与一切的内容与特点

四 华严菩萨信仰的过渡形态

第三节 法藏与华严学的新进展

一 生平与著作

二 性起学说的产生和完善

三 六相圆融

四 五教十宗

第四节 李通玄的教外华严学

一 生平与著作

二 经文组织与判教之争

三 取象表法与得意忘象

四 三圣一体

第五节 华严学的定型与禅化

一 澄观行履与著作

二 澄观华严思想内容与特点

三 宗密生平概略

四 宗密的“一心”与“四法界”

第八章 禅宗

第一节 从菩提达摩到禅宗创立

一 菩提达摩及其“二入四行”

二 禅宗成立之后的达摩形象

三 慧可与僧璨

四 道信的念佛禅修法门

五 弘忍的“东山法门”

第二节 弘忍门下与南北分宗

一 弘忍诸徒的分道弘化

二 神秀北宗系

三 惠能与《坛经》

四 神会与南北分宗

第三节 南岳和青原两系的初期发展

一 南岳系的初期发展

二 青原行思系的初期发展

三 机锋棒喝与呵佛骂祖

第四节 禅宗五家及其初期发展

一 沩仰宗

二 临济宗

三 曹洞宗

四 云门宗

五 法眼宗

第九章 律宗

第一节 律宗产生前的律学运动回顾

第二节 《十诵律》在隋唐时期的流传

一 《十诵律》的产生及其特点

二 《十诵律》在汉地的翻译过程

三 《十诵律》在江南地区的影响

四 余论

第三节 四分律与唐代律宗

一 律宗的产生与发展

二 道宣律师生平与佛教文史贡献

三 道宣律师与南山律宗

四 道宣律师的律学思想

五 南山律宗之后学

结语

第十章 净土宗

第一节 善导流的净土思想发展

一 道绰的生平与著述

二 道绰的思想

三 善导的生平与著述

四 善导的净土思想

五 善导的影响及地位

六 少康的净土思想

第二节 慈愍流的净土思想发展

一 慈愍慧日的净土思想

二 承远的净土思想

三 法照的净土思想

第三节 慧远流的净土思想发展

一 迦才的净土思想

二 怀感的净土思想

三 飞锡的净土思想

结语

第十一章 密宗

第一节 密教的传入和流行

第二节 密宗的建立与初传

一 善无畏及其所传的真言密教

二 金刚智及其所传的瑜伽密教

三 一行及其《大日经疏》的主要思想

第三节 密宗的发展与昌盛

一 不空的求法活动

二 不空的传法译经

三 不空译著的主要密法

四 不空的主要思想

五 不空诸弟子的弘法

第四节 密宗的传承与续传密教

一 密宗的传承

二 智慧轮的传法活动

三 般若及其续传的密教

四 满月等人的传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世界佛教通史(第四卷)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魏道儒。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佛教通史(第四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