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歇后语研究

汉语歇后语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汉语歇后语研究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歇后语的辨识、词典立目、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的区分、歇后语标点符号问题、动态结构问题、歇后语研究的新动向等6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既有共时的静态描写,又有动态的语用分析,更有历时的纵向梳理。

作者简介

作者陈长书,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至今已从事汉语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十余年,以汉语词汇研究见长,研究领域兼跨现代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词汇史,曾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语文研究》、《辞书研究》、《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南开语言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有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卷”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部(《<国语>词汇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15年),曾先后获山东省社科二等奖1次,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主持国家语委科研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章 歇后语的辨识

第一节 歇后语的界定和性质

第二节 歇后语辨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三节 歇后语的分离性

第四节 歇后语的同一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歇后语引注结构考察

第一节 汉语歇后语结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引注结构的动态变化类型

第三节 引注结构的句法实现考察

第四节 引注结构中的句法渗透及其功能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歇后语语义结构探析

第一节 歇后语语义结构概说

第二节 歇后语内部词语的语义组合情况

第三节 歇后语语义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标点符号的使用看歇后语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歇后语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范

第二节 标点符号在歇后语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第三节 歇后语标点符号动态规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通话歇后语和方言歇后语的区分

第一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区分概说

第二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的比较及其易混淆的类型

第三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的区分方法和程序

第四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区分的应用和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歇后语词典立目问题研究

第一节 歇后语词典立目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歇后语词典立目的原则

第三节 歇后语词典词目的分合情况

本章小结

结语

附表1 《新华歇后语词典》所收具有副条的主条

附表2 “汉语俗语语料库”收录的歇后语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频统计表

附表3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辞海版)所收方言特殊歇后语

附表4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辞海版)所收方源歇后语

附表5 现代汉语常用歇后语表(草案)

参考文献

后记

汉语歇后语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长书。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歇后语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语言使用的视角,分别从词法、句法、语义等角度对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进行了历时研究。词法研究中强调频率、语义是影响单音词语素化的重要因素,句法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音词语素化时的去范畴化过程,语义研究主要考察了单音词在所属语义场中的地位变化及相关概念域的历时演变。最后,基于共时与历时的比较,探讨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类型、阶段、难易度和动因等问题,并从构式化的视角论证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性质。
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 电子书
作者从语用功能的视角对话语标记问题做了简要梳理,重新界定了话语标记的概念。在分析所涉语料后,提出话语标记研究的三个视角:语体优先序列视角、语法化视角、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作者认为,“让步复句”是转折类复句的一个次范畴,话语标记是在互动话语建构中起到关联作用的语言单位。作者据此尝试在转折复句中创建转折类话语标记。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
汉语基础 电子书
本书共六部分,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从汉语言最基础的语音和文字入手,所有的知识均围绕语言要素的主要内容展开。
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