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汉语歇后语研究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歇后语的辨识、词典立目、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的区分、歇后语标点符号问题、动态结构问题、歇后语研究的新动向等6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既有共时的静态描写,又有动态的语用分析,更有历时的纵向梳理。
作者简介
作者陈长书,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负责人及硕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至今已从事汉语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十余年,以汉语词汇研究见长,研究领域兼跨现代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词汇史,曾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语文研究》、《辞书研究》、《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南开语言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有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卷”全文转载,出版专著1部(《<国语>词汇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15年),曾先后获山东省社科二等奖1次,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主持国家语委科研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
绪论
第一章 歇后语的辨识
第一节 歇后语的界定和性质
第二节 歇后语辨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三节 歇后语的分离性
第四节 歇后语的同一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歇后语引注结构考察
第一节 汉语歇后语结构研究概况
第二节 引注结构的动态变化类型
第三节 引注结构的句法实现考察
第四节 引注结构中的句法渗透及其功能考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歇后语语义结构探析
第一节 歇后语语义结构概说
第二节 歇后语内部词语的语义组合情况
第三节 歇后语语义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标点符号的使用看歇后语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歇后语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规范
第二节 标点符号在歇后语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第三节 歇后语标点符号动态规律考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通话歇后语和方言歇后语的区分
第一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区分概说
第二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的比较及其易混淆的类型
第三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的区分方法和程序
第四节 普通话和方言歇后语区分的应用和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歇后语词典立目问题研究
第一节 歇后语词典立目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歇后语词典立目的原则
第三节 歇后语词典词目的分合情况
本章小结
结语
附表1 《新华歇后语词典》所收具有副条的主条
附表2 “汉语俗语语料库”收录的歇后语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频统计表
附表3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辞海版)所收方言特殊歇后语
附表4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辞海版)所收方源歇后语
附表5 现代汉语常用歇后语表(草案)
参考文献
后记
汉语歇后语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长书。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歇后语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