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临床心理学家的身份,从专业的立场上为教师和父母解读“恶究竟是什么“。
内容简介
现在的教师和父母总是致力于制造出一些“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恶”,结果反而可能招来更严重的“恶”,犯下很多过失。而这种过失的牺牲者,永远是孩子。由河合隼雄编著的《孩子与恶》以例举的方式,对“恶”作了根本性的思考,说明了恶的存在有其有利的一面,不是简单杜绝就可以了事那么简单。启发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面对孩子的“恶”做出合适的回应。
作者简介
作者河合隼雄,临床心理学家、日本心理学界重量级人物,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奠基者和开拓人。
河合隼雄不仅为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深入探讨日本人的心性,并因而摄入日本文化及日本宗教的研究。2002年,河合隼雄受日本首相力邀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众曾感慨道:“日本再无心理大师。”他是日本超人气作家村上春树的良师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灵导师,绘本大师幾米的灵感来源。
河合隼雄一生著作高达300余种,涉及学术专著、心理学普及读物、心理治疗方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心灵成长、与名人的对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恶与创造
1.富有创造性的人们
谁都不是好孩子
脱离学校教育
2.个性的显现
喜欢的事情
不合群
3.自立的契机
反抗
不上学
4.恶与想象
想偷东西
邪恶的创造者
第二章 恶究竟是什么?
1.恶的心理学
是否存在恶?
破坏力
2.恶的二义性
恶的魅力
关系的解体
3.根源性的恶
恶的体验
关系的恢复
第三章 偷窃
1.偷窃的魅力
偷窃的故事
自立的紧迫感
2.盗火
普罗米修斯
授予火的文化
3.到底想要什么?
有关偷窃的心理咨询
高尚的偷窃
孩子发出的信号
第四章 暴力和攻击性
1.攻击性
恶的文化差异
暴力教师
2.身体与恶
身体性
恶的消失
3.玩耍与恶
大便的游戏
破坏规则
4.感情的爆发
被拒绝的笑
发怒的效果
第五章 谎言、秘密、性
1.谎言的价值
柳田国男的《孩子与谎话》
不允许撒谎的妈妈
围绕着谎言的人间关系
2.秘密
秘密和对人关系
秘密宝物
秘密的容许度
3.孩子与性
满不在乎的性
作为维系的性
第六章 校园内群体欺凌
1.校园内欺凌的根底有什么?
外来者
决斗
孩子们的世界
2.现代的欺凌
施加给孩子们的压力
青春期
大人的作用
3.欺凌和对策
对策究竟是什么?
现场的教师
校园心理咨询及学校的协助
第七章 包围着孩子的恶
1.从一个事例说起
总统的女儿
母亲和女儿
人间关系的恶
2.打着“善意”旗号的恶
强加于人的善意
不安
3.大人、恶、孩子
后记
谷川俊太郎 为本书写的诗
孩子与恶是2015年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作者[日]河合隼雄。
得书感谢您对《孩子与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