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

内容简介

本书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

本书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国际传播的观察基础及本书架构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观察基础

一、民族国家国民文化的同质性

二、全球化背景

三、信息与媒介全球化

四、国际社会制度化

第二节 本书导读

第一章 国际传播概述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二、国际传播的外延

第二节 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

一、政治性

二、跨国性

三、跨文化性

四、时代性

第三节 国际传播的功能

一、政治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军事功能

四、文化功能

第二章 国际传播研究

第一节 国际传播理论

一、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梳理

二、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梳理

三、国际传播研究的常用理论介绍

四、国际传播理论的再思考

第二节 国际传播研究方法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及其在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二、国际传播研究的几种常用方法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主体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主体概述

一、国际传播主体的界定

二、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

第二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媒介

一、公信力

二、国际传播战略

第四章 国际传播的内容

第一节 政治信息的传播

一、政治信息的分类与特点

二、政治信息传播的手段

第二节 经济信息的传送

一、跨国企业

二、国际经济组织

第三节 文化信息的交流

一、影像制品

二、书报杂志

三、电子出版物

第五章 国际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国际传播受众界定与角色

一、国际传播受众的界定

二、国际传播受众的角色

第二节 国际传播受众的特点

一、跨国界性

二、跨文化性

三、重要程度呈现层级差异性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中的受众行为

一、国际受众的选择性触媒行为

二、国际受众的解码行为

三、刻板印象对国际受众认知的影响

四、国际受众吸收外来文化和讯息的特征

第四节 受众对国际传播秩序和国际格局的影响

一、受众的反馈及意义

二、国际受众的反馈及其影响

第六章 国际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 全球新闻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理论

二、国际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三、国际传播中议程设置的影响要素

四、新媒体时代的国际议程设置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沟

一、信息沟及其影响要素

二、国际传播中的信息“穷国”与信息“富国”

三、新媒介环境中的“数码沟”

四、建构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努力

第三节 国际媒介资本的结构性失衡

一、媒介资本的全球扩张

二、大型跨国媒介集团的建构

三、媒介产业资本的跨国界垄断

第四节 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化

一、文化融合中的文化殖民

二、文化多元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播

第五节 国际受众的涵化

一、涵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国际传播的涵化效应

第七章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

一、国际传播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二、国际传播具有跨文化性

三、中国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第二节 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差异

一、文化表层结构差异

二、文化深层结构差异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对接

一、文化适应

二、文化转换

三、文化融合

第四节 加强跨文化交流技巧:以中国媒体为例

一、民族故事,世界表述

二、议程设置,把握全局

三、提升技巧,深层沟通

第八章 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内涵与传播机理

一、宣传与意识形态战争

二、从意识形态扩张到沟通与交流

三、新公共外交:理解与“共识达成”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外延与传播图景

一、外交到公共外交:政府交流与公共传播

二、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国际传播的交叉图景

三、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国际传播:传播图景的扩张

四、公共外交与政府国际公关:传播图景的点与面

五、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传播路径拓展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局限及传播困境

一、越南战争的“教训”

二、单边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恶果

三、虐俘事件:是公共外交的“滑铁卢”吗?

四、中东:美国对外政策与公共外交悖论

第九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事件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全球化趋势

一、全球化的历史与现状

二、国际传播与全球化

第二节 全球媒介事件及其作用

一、全球媒介事件的定义

二、全球媒介事件的特征

三、全球媒介事件的功能

四、案例分析与意义阐释

第三节 中国国家形象与全球媒介事件

一、国家形象的定义

二、国家形象与全球媒介事件

三、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国家形象

第十章 中国国际传播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实践

一、中国国际传播的初级阶段(1949~1978年)

二、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阶段(1978~2000年)

三、中国国际传播的开放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的政策理念

一、“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辨析

二、从对外宣传到国际传播

三、应对突发事件的观念变迁

第三节 中国国际传播与大众传媒

一、电影:艺术功能与国际影响

二、电视:媒介地位及其传播现状

三、互联网:民间网络与国际传播

第四节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一、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三大推动力

二、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学历教育

四、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职业培训

参考文献

后记

国际传播概论是2011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利群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国际传播概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明印刷传播 电子书
传播技术教材:原理与应用、新闻传播基础、现代传播技术及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
城市信息模型(CIM)概论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5篇,主要内容包括CIM绪论、相关标准体系、CIM基础平台、基于CIM基础平台的应用以及CIM实践与展望。CIM绪论主要介绍了CIM的概念与框架,CIM理论的演变历程以及发展趋势;相关标准体系中除了对截至目前国内外的CIM标准进行了介绍外,还对与CIM相关的其他标准进行了解读;CIM基础平台主要讲解平台关键技术、数据体系、基础平台以及保障体系;基于CIM基础平台的应用主要从工程建设项目审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 电子书
包括:概念基础、方法概论、系统分析及其设计、管理与评价等共8章。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人文科学的历史与现状、哲学、宗教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家等。
翻译与传播(第2期) 电子书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本册是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