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研究国际危机传播现象,总结危机传播规律,为政府、企业制定传播政策、实施传播策略和解决国际危机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
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作者简介
编者高晓虹,2000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2001年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兴趣为汉语方言学、历史语言学、汉语音韵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国际危机传播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危机事件及其类型
第一节 危机事件及其研究
一、从“危机”一词的本意来看
二、从危机研究的历史发展来看
三、危机是一种常态
四、危机研究中的“阶段取向”
第二节 危机事件类型
一、自然灾害
二、事故灾难
三、公共卫生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五、宏观政治性、经济性危机
第二章 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
第一节 危机传播的研究及其理论范式
一、危机传播研究的不同视角
二、危机传播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二节 国际危机传播的基本内涵
一、国际危机的范畴
二、理解国际危机传播概念的两个视角
三、国际危机传播的两个层面
四、全球化语境下的国际危机传播
五、国际危机传播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章 危机传播的国际化趋势及其意义
第一节 国际危机传播是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一、经济全球化是危机传播国际化的内在动力
二、信息全球化是危机传播国际化的直接推动力量
第二节 国际危机传播关乎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
一、国际危机传播关乎企业形象乃至国家经济发展
二、国际危机传播关乎政府形象和国家主权的独立
三、国际危机传播关乎社会乃至民族形象
四、国际危机传播为国内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五、国际危机传播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国际危机传播受制于国际关系
一、国际危机传播受国际政治关系制约
二、国际危机传播受国际经济关系制约
三、国际危机传播受不同国家文化制约
第四节 国际危机传播影响国际关系
一、国际危机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借助国际危机传播改善国际关系
三、借助国际危机传播推销国家立场
第四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媒介组织及其生产机制
第一节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媒介组织
一、媒介组织的制度—技术环境
二、新闻专业主义在“媒介化危机”中的功能
三、媒介组织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节 国际危机的媒介生产机制
一、国际危机的媒介生产观念
二、国际危机的媒介生产过程
三、生产机制中的“危机再生产”
第五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功能
第一节 大众媒体功能理论概述
一、政治学家描绘的政治传播图像——传播的三个社会功能
二、从社会学角度理解传播——娱乐功能的加入
三、大众传媒功能说的完善——威尔伯·施拉姆的“五功能”说
第二节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功能
一、信息传播功能空前提高
二、外交功能彰显
三、抚慰功能充分显现
四、社会动员功能放大
五、利益协调与整合功能强化
六、教育功能集中
七、危机预警功能凸显
第六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价值选择与报道策略
第一节 国际危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媒体角色
一、国际危机中的“信息不对称”
二、媒体角色:服务于目标受众的信息关切
第二节 国际危机报道中的价值判断
一、双重角色下价值判断的纠结
二、双重角色下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复杂关系
第三节 国际危机中媒体的报道策略
一、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二、两类不同危机事件的报道空间
三、国际危机报道的阶段
四、国际危机报道的层次
五、国际危机报道的多视角
第七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修辞
第一节 国际危机传播视野下的修辞维度
一、修辞学理论与新闻传播
二、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修辞原则与对象分类
三、国际危机传播中修辞的理论路径
第二节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修辞实务
一、国际危机传播中的受众心理与修辞
二、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
三、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视听修辞
第八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过度报道与阐释
第一节 国际危机传播与阐释理论
一、国际危机传播与阐释理论的渊源
二、国际危机传播的阐释层面与文本属性
三、国际危机传播中的阐释要件
第二节 国际危机传播中的过度阐释
一、过度报道与次生危机
二、过度阐释与意指偏向
三、偏向矫正与视阈融合
第九章 国际危机传播与公共政策创新
第一节 国际危机事件与公共政策
一、国际危机事件频发的根源
二、公共政策及其创新
三、国际危机的爆发与公共政策失效
第二节 国际危机传播引发公共政策创新
一、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二、国际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公众与政府
三、从媒介议程到公众议程再到政策议程
四、与国际危机传播相关的公共政策创新特征
第十章 国际危机传播中文化和宗教的作用
第一节 认知体系的文化、宗教差异与国际危机传播
一、感知与文化、宗教
二、感知与国际危机传播
三、思维与文化、宗教
四、思维与国际危机传播
第二节 价值观与国际危机传播
一、权力距离与国际危机传播
二、回避不确定性与国际危机传播
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国际危机传播
第三节 规范体系的文化、宗教差异与国际危机传播
一、文化规范
二、文化规范与国际危机传播
三、宗教规范
第四节 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与国际危机传播
一、语言符号与文化、宗教
二、语言与国际危机传播
三、非语言符号与国际危机传播
附录
附录一 路透社对“7·5”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概述
二、报道的基本情况分析
三、文字报道分析
四、图片报道分析
五、结论
附录二 德国主要媒体对“7·5”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以三家德国主要媒体为例
一、事件回顾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报道分析
四、小结及启示
附录三 《纽约时报》对“7·5”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内容分析
二、原因初探
三、纽约时报与中国政府对待危机的不同方式
附录四 路透社对美韩联合军演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概述
二、报道的基本情况分析
三、文字报道分析
四、图片报道分析
五、结论
附录五 德国《明镜周刊》对美韩联合军演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事件回顾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报道分析
四、小结以及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附录六 CNN对美韩联合军演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媒体筛选
二、文本分析
三、原因浅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国际危机传播是2011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晓虹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国际危机传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