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书帮中小公司企业家建立系统的股权治理思维与股权战略认知。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针对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教程,是对以大公司为对象的传统治理理论反思的知识创新。由于中小规模或初创企业的股权通常集中于企业家股东及其合伙人手中,因此企业家股东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
从这一视角出发,本书以企业家股东为主体,展示企业家股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股权关系,内容包括:中小公司需要股权治理、股权结构设计、合伙人制度的股权建构、企业家股权控制与反控制、股权融资中的控制权博弈、股权激励概述、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等。
本书的目标是为企业家股东、创业者及创业服务者铺展一条明晰的治理路径,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股权治理的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股权观念,并在实践中有效管理内部股权关系,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宏哲,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无党派知识分子,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兼职律师(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国有企业外部董事。
长期从事法理学、法律方法论、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CHAPTER 1 第1章 中小公司需要股权治理
1.1 大公司治理
1.1.1 公司治理定义与历史
1.1.2 委托代理理论
1.1.3 公司治理制度
1.2 被忽视的中小公司治理
1.2.1 现有公司治理反思
1.2.2 中小公司治理:被忽视的“绝大多数”
1.2.3 中小公司的治理需求
1.3 股权治理:第二种公司治理
1.3.1 为什么是“股权治理”
1.3.2 股权治理特征
1.3.3 股权治理内容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CHAPTER 2 第2章 股权结构设计
2.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2.1.1 股权治理功能的优先性
2.1.2 不同股权结构的治理差别
2.1.3 股权结构的治理功能
2.2 最坏的股权结构
案例2-1
2.2.1 股权结构第一定律
2.2.2 公司法上的公司僵局
2.2.3 平均股权违背正义原则
2.3 最好的股权结构
案例2-2
2.3.1 绝对的最坏与相对的最好
2.3.2 “一个‘老大’带若干‘小弟’”是最好的股权结构
2.3.3 为什么“老大”与“小弟”的股权要制衡
2.4 对待股权结构的正确态度
案例2-3
2.4.1 股权结构需要动态调整
2.4.2 企业家与股权结构的关系
2.4.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2.4.4 创业领导者的股权意识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CHAPTER 3 第3章 合伙人制度的股权建构
3.1 合伙主体:企业家及其合伙人
3.1.1 认识企业家
3.1.2 企业家精神:“哲学王”式的解读
3.1.3 作为“小弟”的合伙人
3.2 合伙人制度的股权基础
3.2.1 无合伙不创业
3.2.2 华为的集体(所有权)合伙人制度
3.2.3 最典型的创业合伙关系:一个“老大”带若干“小弟”
3.2.4 合伙人股权分配的原则
3.2.5 Match:“老大”的质量
案例3-1
3.3 合伙人制度的主要内容
3.3.1 合伙人制度的建构准备
3.3.2 合伙人的持股与晋升
3.3.3 合伙人股权分配的三个关键点
3.3.4 合伙人退出机制
3.3.5 合伙人会议制度
3.3.6 配套制度与其他
3.4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评析
3.4.1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内容
3.4.2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评析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CHAPTER 4 第4章 企业家股权控制与反控制
4.1 控制的治理价值与分类
4.1.1 大公司与中小创公司的控制差别
4.1.2 股权控制的治理价值
4.1.3 不同控制方式的治理功能
4.2 企业家的直接股权控制
4.2.1 直接股权控制
4.2.2 非控制性表决权的控制意义:所谓的“股权生死线”
4.3 企业家的间接股权控制
4.3.1 类别股控制
4.3.2 间接股权控制的几种方式
4.3.3 非股权控制方式:公司控制的些许技术
4.3.4 股权的价值与控制力矛盾
4.4 反控制与企业家自律
4.4.1 小股东的反控制
案例4-1
4.4.2 企业家的自律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CHAPTER 5 第5章 股权融资中的控制权博弈
5.1 治理视角的股权融资
5.1.1 资金与股权融资
5.1.2 认识创业投资
5.1.3 创业投资的治理影响
5.2 控制权转移:融资与对赌
5.2.1 高科技公司融资导致控制权转移的典型模式
案例5-1
5.2.2 赢了的蒙牛与输了的俏江南
案例5-2
案例5-3
5.2.3 对赌的概念、类别与标准
5.3 特别表决权股
5.3.1 AB股制度及其优点
案例5-4
5.3.2 普通股与特别表决权股的区别
5.3.3 创业者的“同股不同权”设置
案例5-5
5.3.4 我国科创板表决权差异安排规定
5.4 投资协议中的控制博弈
5.4.1 美国风险投资示范合同的体系
5.4.2 主要条款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CHAPTER 6 第6章 股权激励概述
6.1 股权激励理论
6.1.1 股权激励简史
6.1.2 什么是股权激励
6.1.3 股权激励的理论
案例6-1
6.2 员工持股的中美路径
6.2.1 什么是员工持股
6.2.2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
6.2.3 中国员工持股实践与问题
6.3 股权激励模式
6.3.1 经典股权激励模式
案例6-2
6.3.2 非典型激励模式
6.3.3 华为的虚拟股权模式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CHAPTER 7 第7章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
7.1 目的、模式、时点与来源
7.1.1 激励目的
案例7-1
7.1.2 激励模式选择
7.1.3 激励时点
7.1.4 激励来源:股权与资金
7.2 激励对象与持股数量
7.2.1 激励对象
案例7-2
案例7-3
案例7-4
7.2.2 激励数量
7.3 价格、条件与时间
7.3.1 激励价格
7.3.2 激励条件
案例7-5
7.3.3 激励中的时间
案例7-6
案例7-7
7.4 期权池、持股平台、退出机制、异动与争议解决
7.4.1 期权池
7.4.2 持股平台
7.4.3 退出机制
7.4.4 异动与争议解决
本章小结
批判性思考
参考文献
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是2025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宏哲。
得书感谢您对《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