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六朝学研究,以现代学术视野展现六朝文学研究成就。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关注清末民初时期的六朝学研究,包括这段时期对六朝历史文化与学术文化的研究,尤其关注其中的六朝文学研究,以“现代性”的学术视野为依归,从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对现代六朝学研究的开拓为起点,逐步展现清末民初以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六朝学研究成就。
为了行文操作上的方便与完整性,本书采用纵横交叉的研究方式,一方面以主题论述为纲,另一方面在同一主题的论述中又略以时间为序,既有对六朝学研究的学术大家的学术史成就的论述,也有对六朝学主题研究的总体把握。
作者简介
作者徐国荣,1965年出生,安徽庐江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八代”文学的文化指涉
第一节 从清末民初的“八家文”和“八代文”之争说起
第二节 文与道:崇韩与辟韩的时代选择
第二章 章太炎和刘师培对现代“六朝学”的开拓之功及其传承
第一节 章太炎《五朝学》的学术史意义
第二节 章太炎“先梁文学论”与卑唐观发微
第三节 刘师培的“六朝学”与中古文学情结
第四节 章门弟子的继承
第三章 六朝学的特质与现代学术的关联
第一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六朝学
第二节 “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的历史命运及其所指
第三节 “文艺复兴”:“文学自觉”与“人的觉醒”的联想及推衍
第四节 魏晋之自然思想与现代“自然主义”的比附
第四章 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以陈寅恪六朝学研究为例
第一节 贬斥势利,尊崇气节——支愍度学说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陶渊明“新自然说”的提出及其现实关怀
第三节 “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坚守:表彰王导的意义
第四节 了解之同情:解读《哀江南赋》的苦心孤诣
第五章 现代六朝学研究中的文化关怀
第一节 世道人心:从黄节及其魏晋六朝诗歌笺注说起
第二节 精神自由与民族解放:抗战时期六朝学的资源性意义
第三节 自由而美的追寻:抗战时期陶渊明研究中的文化关怀与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六朝学研究是2020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国荣。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学术视野下的六朝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