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明根性比较

中西文明根性比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看潘岳如何以中西方文明对话来照亮人类的未来。

内容简介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潘岳同志截取中西文明发展史上的“战国与希腊”“秦汉与罗马”“五胡入华与蛮族入侵”三个历史时期,从文明、政制、民族角度,对中西文明根性进行了剖析和比较,勾画历史的脉络,起底文化的基因,解密文明的逻辑。

很多专家学者专门撰文对其进行了评论,本书撷取28篇精彩评论可进一步拓展中西文明比较的视野,也是文明对话的起点。

本书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共存与对话的层面,挖掘中西方文明各自的“古老价值”,以实现“为所有古老文明互融互鉴开辟出一条近路”的宏伟目标;从文明根性上研究中西方道路之不同,以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强化理论、制度和道路自信,对中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潘岳,历史学博士。曾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现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编 战国与希腊

第一章 战国

第二章 希腊

结篇

附:评论1

评《战国与希腊》:在多样性中蓬勃发展

发掘儒家传统思想并使之现代化

从欧洲文艺复兴到人类文艺复兴:中华文明的担当

认识你自己

荀子和李斯对于“历史时刻”的认识

重估荀学

“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中西文明根性究竟为何?

中西文明对话的经典文本

第二编 秦汉与罗马

第一章 两大文明

第二章 罗马共和

第三章 西汉王朝

第四章 中西商道

第五章 罗马帝国

第六章 基督国教

结篇

附:评论2

罗马兴衰的历史机理

于百年大变局中观“剧”品“诗”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东方专制主义”?

理解帝国权力运行

文明双峰之间的好奇与穿梭

读《秦汉与罗马》有感

秦汉与罗马的核心政治价值

从文明的高度来理解秩序

第三编 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第一章 五胡入华

第二章 蛮族入侵

第三章 中西比较

结篇

附:评论3

大型政治共同体的逻辑

失当的文化多元主义

评《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评《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

追寻中华民族“一统天下”的历史轨迹

历史不会终结,还会继续演进

探寻中西方道路的文明逻辑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形同势异:中西方古代民族国家历史比较视野中的重大理论反思

浅谈《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的价值

“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中西文明根性比较是2022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作者潘岳。

得书感谢您对《中西文明根性比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构形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构形的主要作用则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但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阅读素养培养:基于PIRLS和PISA的比较和借鉴 电子书
本书以PIRLS和PISA这两个国际性的阅读素养测试切入比较研究,建构以知识力为基础,学习力为核心,实现情与理的融合的阅读素养冰山模型的能力综合体,在信息搜集能力、推理解释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三个层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力增长路径,为阅读素养培养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PIRLS和PISA测试比较研究建构阅读素养培养的汉语言文化特质,充分考量汉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汉语表义性特征;汉语阅读文本语义多样性;汉
文明的观察:汉语文化圈的特质 电子书
一部二十多年的文明观察,一部世界眼光的中华文明史。
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电子书
打开英国社会的变迁群像,揭示虔诚而又纠结的文明底色。
马克思与福柯:现代性批判理论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出的某种特别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