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作者的19篇译学论文,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集中地勾勒出了作者富有个性的译学研究轨迹,展示出了作者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包括对翻译文学的性质及其归属的论述,对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的区分,对“创造性叛逆”的阐释,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剖析,对中西翻译史整体观和翻译的职业化时代性质和特点的探索,以及站在译介学立场上对“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的深刻思考,等等。
作者简介
作者谢天振,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教授,比较文学暨翻译学博导。兼任《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东方翻译》执行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暨翻译研究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译协理事兼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MTI教指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时受聘为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外语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要编、译、著作有:《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译介学导论》《译介学(增订本)》《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海上译谭》,年度翻译文学作品集《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翻译文学卷》,以及译著《比较文学概论》和《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总序
前言
上编 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
翻译文学
译作——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形式
翻译文学不是外国文学
承认翻译文学的地位
文学翻译: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争论、实质与意义
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
一、《翻译史话》:编写中国翻译文学史的首次尝试
二、《中国翻译文学简史》:一次奇特而大胆的实验
三、《中国翻译文学史稿》:文学翻译史还是翻译文学史?
四、中国翻译文学史:呼唤理论
翻译文学史:探索与实践
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
一、中国“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概况
二、“文革”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几个特点
中编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和两大转向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
一、对作者“本意”的质疑
二、对作者“本意”的捍卫
三、结 论
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
一、原作者的“死亡”:翻译研究视角的转移
二、译者的“诞生”:对“忠实”翻译观的新的思考
三、文化转向:展示翻译研究的新层面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
一
二
三
下编 翻译职业化时代的理念与行为
中西翻译史整体观探索
论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一、翻译的职业化时代的由来
二、国际翻译日主题的启示
三、翻译的职业化时代的特征及其挑战
翻译:从书房到作坊
一、发人深省的国际翻译日主题
二、新的时代和新的翻译现实
三、树立专业翻译教学意识和独立学科意识
关注翻译与翻译研究的本质目标
切实重视文化贸易中的语言服务
一、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二、语言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文化服务
三、给语言服务以明确独立的地位
从翻译服务到语言服务
换个视角看翻译
一、莫言获奖背后的翻译问题
二、正视译出活动的特殊性
三、探索新视角下的翻译理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一
二
三
超越文本·超越翻译(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谢天振。
得书感谢您对《超越文本·超越翻译(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