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近代中国(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

翻译与近代中国(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集所收文章为近代翻译史上的个案研究,覆盖时段从1792—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开始,下迄大概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有关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几个重要个案研究,尝试处理当中一些长久以来没有受到注意的课题,例如通事、外交语言、使团国书翻译问题等,目的是展示翻译在中国近代史发展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各个案研究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的中西原始资料及前人研究,通过充足的讨论来表述独特的个人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王宏志,1952年生,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翻译及现代中国文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翻译系主任、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及博导。研究范围主要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及政治、晚清以来中国翻译史、香港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文学与翻译之间》《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等十余种;并主编《翻译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总序

前言

一 从《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说起

二 关于本集

三 鸣谢

四 展望

政治篇

大红毛国的来信:马戛尔尼使团国书中译的几个问题

“张大其词以自炫其奇巧”:翻译与马戛尔尼的礼物

“这简直就是一份外交赝品”:蒲安臣使团国书的英译

语文篇

“不通文移”:近代中英交往的语言问题

“人的文学”之“哀弦篇”: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

一、“会稽周氏兄弟”合作的《域外小说集》

二、“在我头上打上几下”的合译

三、“特收录至审慎,移译亦期弗失文情”:选材与方法

四、“我读小说大抵是当作文章去看”:没有故事的作品

五、“多记其悲观,尤极哀侧”:没有斗争的政治

六、“知海外尤有哀音”:“人的文学”的翻译

七、“将来也该有存在的价值”:周作人的翻译

人物篇

“叛逆”的译者:中国翻译史上所见统治者对翻译的焦虑

“律劳卑”与“蛮夷的眼睛”

翻译与近代中国(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是201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宏志。

得书感谢您对《翻译与近代中国(中国当代翻译研究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翻译与传播(第2期) 电子书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本册是第二期。
翻译文学导论 电子书
为中国翻译文学建立一个说明、诠释的系统,梳理、整合并尝试建立中国翻译文学的本体理论。
近代澳门翻译史稿 电子书
本书以大量中外文献史料为基础,对澳门近代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包括翻译对葡人定居澳门的意义,澳门开埠至20世纪初的翻译状况及其特点,澳门官方翻译机制的建立,翻译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方式,翻译政策与文化冲突之间的关系,澳葡当局在不同时期选用翻译人员的标准和翻译策略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以土生葡人为主体的翻译活动及其贡献,等等。
行业翻译选论 电子书
本书涵盖外事、新闻、旅游、商务、文学等多个领域。关于外事翻译,本书根据外事口译的工作特点与语言特点制定策略,并专门探讨了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在新闻翻译方面,本书提出了影响新闻翻译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电视媒体同声传译策略的探讨。对于旅游与商务翻译的研究,本书基于调查对既有的翻译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判。文学翻译方面,除了提出易被忽略的相关重点与难点,本书还提出了特殊语体的翻译策略。对翻译效果的讨论是所有
金融英语翻译 电子书
本书选取金融文本为材料,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将翻译知识与金融知识相结合,选用较新的金融语料,结合翻译技巧与练习,是一本既适合对金融感兴趣的英语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也适合想提高英语水平的商务、金融相关专业学生使用,并能为英汉翻译教师提供一定参考的教材。本书设15单元,以满足一学期的教学。每单元包括课文两篇(英汉语各一篇)、译文两篇、翻译知识、翻译技巧、翻译练习及答案等。课文部分选取中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