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合亚洲人的跑步方法,为不同身材的人,提供更省力、更不容易受伤的跑步方案。
内容简介
大部分人跑步方式是错的?想跑得快就要把注意力放在骨骼上?“用前脚掌着地阻力小”是真的吗?
铃木清和教练通过潜心研究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理学,创立了一套适合亚洲人的跑步方法,他提出,每一位跑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身材,比如上身和腿的比例等,来判断自己的骨骼类型,然后调整自己的跑步姿势,从而更省力、更不容易受伤地跑步。
在《骨骼跑步法》中,铃木清和教练详细介绍了训练跑姿的“骨骼跑步法”和训练耐力的“细胞分裂法”,他将所有人分成3类——摆荡型、扭转型和活塞型,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让你跑得更久、跑无伤。
作者简介
作者铃木清和,1972年生于日本秋田县。运动障碍专科诊所(SMC)的负责人,ACAF认证的竞技运动教练员。以自身参加驹泽大学田径队时受伤的经验为基础,潜心研究运动医学及运动生理学。作为教练员积累了实战经验后,创立了一套关于跑步的理论,发明了 “细胞分裂法”和“骨骼跑步法”。除对跑者进行跑步指导外,还带领驹泽大学田径队进行训练。著有《不可采用的跑步方法》《驹大式更远更快的跑步技巧》《初次挑战全马!挑战3小时跑完全马!请用骨骼奔跑》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跑得久,跑无伤!
前言 没有“正确的跑姿”,只有“适合的跑姿”
第1章 什么是骨骼跑步法
大部分人的跑步方式是错的
想跑得快就要把注意力放在骨骼上
“用前脚掌着地阻力小”,这是真的吗
跑步的基础不是走路
跑步“不能外八字”“不能内八字”是错误的
理想的跑姿不是只有一种
类型1 摆荡型跑姿
类型2 扭转型跑姿
类型3 活塞型跑姿
【实践指南】 通过骨骼跑步法提升跑步速度的跑者们
第2章 骨骼跑步法的基础
按骨骼类型划分的3种跑姿
类型1 摆荡型跑姿
类型2 扭转型跑姿
类型3 活塞型跑姿
检查身体,判断自己属于哪种骨骼类型
判断自己属于哪种骨骼类型的方法1
通过试跑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骨骼类型
判断自己属于哪种骨骼类型的方法2
不同类型的骨骼启动骨骼开关的方法
类型1 摆荡型
类型2 扭转型
类型3 活塞型
【实践指南】 骨骼跑步法Q&A
第3章 掌握骨骼跑步法
了解骨骼跑步法的动作
【实践指南】 连接动作的运动链
第4章 强化骨骼跑步法
光靠肌肉强化练习无法锻炼跑步必需的肌肉
针对不同骨骼类型的跑步肌肉强化练习
摆荡练习1
摆荡练习2
摆荡练习3
摆荡练习4
摆荡练习5
摆荡练习6
【实践指南】 顶级跑者采用的3种跑姿
第5章 用骨骼跑步法提高跑步速度
拼命跑也跑不快
让你跑得更快、更远的细胞分裂训练法
跑10公里的细胞分裂训练法
适合马拉松比赛的细胞分裂训练法
针对不曾跑完全马的跑者的细胞分裂训练法
在坡道跑步时使用姿势转换法
转换姿势的目的在于发挥“肌肉泵”的作用
类型1 摆荡型
类型2 扭转型
类型3 活塞型
【实践指南】 制订训练计划的方法
第6章 骨骼跑步法的马拉松训练计划
没有人真正意义上跑完马拉松全程
“起步要慢慢跑”是错误的
如果你想走,那不如停下来
不必一直匀速跑
骨骼类型不同,马拉松的跑法也不同
“缩短时间”不如“配合目标跑”
超负荷提升训练是必需的
如何利用原生速度与耐力将决定跑步速度
针对不同骨骼类型的超负荷提升训练
按照骨骼类型划分的超负荷提升训练
能够顺利达到巅峰的赛前2个月训练计划
类型1 摆荡型
类型2 扭转型
类型3 活塞型
【实践指南】 针对不同赛事的攻略
第7章 常见损伤的精准解决方案
通过骨骼拉伸,进行骨骼再教育
跑者容易遇到的身体问题
髂胫束综合征
胸大肌
前上臂向内旋转
鹅掌滑囊炎
大腿后侧
头朝下
腰痛
腹直肌
向上仰头
坐骨神经痛
内收肌
向两侧打开双脚
胫前疼痛
大腿前侧
伸展膝盖
跖骨痛
比目鱼肌
向一侧转头
足底筋膜炎
臀大肌
内八字脚着地
后记 让“想改变”但“无法改变”的跑者突破瓶颈
参考书目
骨骼跑步法是2020年由湛庐文化出版,作者[日] 铃木清和。
得书感谢您对《骨骼跑步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