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

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外语教学应重视文化教学,跨文化视角下探究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承担新角色和任务。

内容简介

《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论述外语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文化教学的内容是什么”、“文化教学的方法有哪些”。第一章阐述了跨文化交际学这门新兴学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后面的论述作了铺垫,说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成果应该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国内外有关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前人的经验,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从外语教学本身出发,论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即对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阐释,从语音、句法、词汇、语用、语篇的角度来论述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开展文化教学的必然性;第四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论述进行文化教学的内容,宏观方面包含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微观方面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第五章在分析与文化教学相关变量的基础上,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文化教学方法的探讨。《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是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时代需求、实现外语教学最终培养目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第六章主要论述跨文化交际学与外语教学的密切关系。通过对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阐述,来构建适合教学情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提出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三是明确在外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学生、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与应承担的任务。第七章主要分析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费时低效”、缺乏思辨能力、缺乏批判意识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第八章主要就“新形势下,教师如何调整自身的角色以适应改革的需要”、“新形势下,如何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两大问题进行探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

1.1 文化

1.1.1 文化的定义

1.1.2 文化的分类

1.1.3 文化的特征

1.1.4 文化理论

1.2 交际

1.2.1 交际的定义和本质

1.2.2 交际的构成要素

1.3 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1.3.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3.2 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1.4 跨文化交际学

1.4.1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1.4.2 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

1.4.3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小结

2 国内外文化教学的沿革

2.1 国外语言文化教学研究

2.1.1 分割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2.1.2 文化教学依附于语言教学

2.1.3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2.2 国内语言文化教学研究

2.2.1 萌芽期:我国的语言文化教学呈现出“禁”和“代”的特征

2.2.2 文化教学的兴起和发展

2.3 小结

3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3.1 语音与文化

3.2 句法与文化

3.3 词汇与文化

3.3.1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词语的文化内涵

3.3.2 从文学与历史的角度看词语的文化内涵

3.3.3 从隐喻的角度看词汇的文化内涵

3.3.4 习语的文化内涵意义

3.4 语用与文化

3.4.1 语用规约的文化差异性

3.4.2 会话合作原则的文化差异性

3.4.3 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性

3.5 语篇与文化

3.5.1 Kaplan之不同语言文化思维图式的假设

3.5.2 Kaplan假设之缺陷

3.6 小结

4文化教学的内容研究

4.1 价值观

4.1.1 世界观:“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4.1.2 人际关系取向: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4.1.3 时间取向:圆式时间观念与线式时间观念

4.1.4 活动取向:“求稳”与“求变”

4.2 思维方式

4.2.1 “重人伦”与“重科学”

4.2.2 直觉经验性与理性实证性

4.2.3 整体性与局部性

4.2.4 模糊性与精确性

4.3 非语言交际

4.3.1 体距和体触行为

4.3.2 体态语

4.3.3 目光语

4.3.4 面部表情

4.4 语言交际

4.4.1 称谓语

4.4.2 恭维语

4.4.3 邀请

4.5 小结

5 文化教学的方法研究

5.1 文化学习的本质

5.2 影响文化学习的因素

5.2.1 学习者

5.2.2 环境

5.2.3 教师

5.2.4 教材

5.2.5 测试

5.3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5.3.1 焦虑/不确定协调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BDAUM)与外语教学

5.3.2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与文化教学

5.4 文化教学大纲

5.5 文化教学原则

5.5.1 循序渐进原则

5.5.2 对比性原则

5.5.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6 文化教学的方法

5.6.1 文化包(cultural capsules)

5.6.2 文化丛(cultural clusters)

5.6.3 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

5.6.4 文学作品分析

5.6.5 人种学方法

5.7 小结

6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6.1 交际能力

6.1.1 语言能力

6.1.2 Hymes、Canale & Swain和van EK的交际能力观

6.1.3 交际能力的局限性

6.2 跨文化交际能力

6.2.1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

6.2.2 国外学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观

6.2.3 国内学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观

6.3 教学情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6.3.1 多元互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

6.3.2 外语教学情境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

6.4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结合: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

6.4.1 交际语言教学法与外语教学

6.4.2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的目标

6.5 小结

7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7.1 我国外语教育取得的成绩

7.2 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7.2.1 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

7.2.2 批判意识的缺失

7.2.3 思辨缺席

7.2.4 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缺乏“一条龙体系”

7.3 改革措施

7.3.1 思辨能力与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

7.3.2 测试的改革

7.3.3 提倡新的教学理念

7.4 小结

8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8.1 教师角色的转变

8.1.1 中介者角色

8.1.2 反思性实践者(从业者)角色

8.1.3 研究者角色

8.2 教师专业发展

8.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8.2.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8.2.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8.3 小结

参考文献

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是2010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肖仕琼著。

得书感谢您对《跨文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休闲与休闲教育 电子书
伴随工业文明崛起,大量闲暇时间在都市文化消费中出现,休闲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存在状态。终极意义上的休闲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命题,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休闲思想为本源研究思路,以健康、文明、科学休闲实践为导向,系统回答如何开展休闲与休闲教育这一基本问题。
社会整合视域下的统一战线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发展概述、社会整合的理论概述、统战体系中特定主体的整合功能分析等。
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 电子书
本书考察厦门鼓浪屿近百年间走过的近代化历程及其社会变迁,探索既定区域的结构性要素以及历史积累与积淀,如何影响和制约该区域的近代化进程。
新媒体环境下跨文化适应性的传播学研究 电子书
如今,对留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从教育部门扩散到民间。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课题涉及的内容颇为复杂,本书从传播学、社会学视角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外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的诸多现象及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改进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浙江畲族民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畲族民歌在浙江的生存背景和空间、浙江畲族民歌的类别及调式特征、浙江畲族民歌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