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教育学70年.总论卷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总论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70周年,中国教育学取得发展,明确未来研究方向。套丛书汇集专家,揭示教育学史重要性。

内容简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教育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如何继往开来,接力发展,需要我们很好地去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准确定位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水平,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该套丛书以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发展研究”为依托,集合全国教育学科各学科专业领军专家,作者队伍强大。从学理层面来看,教育学史越来越凸显其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既是为了镜鉴现实,为了推动教育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又是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学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为了保存和传播教育学发展的积淀。从读者需求方面来看,研究和学习教育学的人需要很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明确自己研究的基础和学科定位。该丛书总共12卷本,每本书预计20万字,全套丛书预计240万字左右。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丛书编委会

总序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外国教育学的引进及其影响

第一节 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1949—1956年)

第二节 外国教育学在中国的批判引进(1957—1976年)

第三节 外国教育学在中国的重新引进(1977—1990年)

第四节 外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交流引进(1990年至今)

第五节 外国教育学引进对中国教育学学科的影响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第一节 中国教育学的重建

第二节 中国教育学的批判与否定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的再建

第三章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上)

第一节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第四节 教育史学科的发展

下卷

第四章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中)

第一节 比较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四节 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五章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下)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特殊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

第四节 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的特点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教育系科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系科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教育系科的分布

第三节 教育系科发展的特征

第四节 教育系科发展的反思

第七章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建设

第一节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节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走向

第三节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建设的途径和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本学科发展大事记

后记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总论卷是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侯怀银。

得书感谢您对《共和国教育学70年.总论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智慧城市实践总论 电子书
1.本书是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宏观的视角,使读者了解城市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2.本书结合具体的城市案例,从规划、技术、资本、集成、运营5个方面介绍智慧城市如何有效落地。 3.本书紧密国家指导思想方针,让读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如何通过PPP模式解决智慧城市资金难题,进而指导PPP模式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4.本书结合各级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需求,从职能政府向流程性政府转型出发,启发政府打造特色的“智慧城市”。
教育学 电子书
本书共十三章,内容包括:教育学概述、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育管理、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等。
空间机器人总论 电子书
本书是基于作者们多年来从事航天工程技术研发的经验总结,全书共6章,首先介绍了空间探索历程及其所包含的空间任务种类与关键技术,阐述了空间机器人在空间探索任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总结梳理了典型空间机器人系统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机器人的设计、规划与控制技术、测试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结合现有研究趋势和未来空间活动需求对空间机器人的应用前景作了相关展望。本书即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
教育学概论 电子书
全国百所高校规划教材、教师教育精品教材,师范生学习的基础课程。
教育学原理 电子书
本书是民国时期论述教育原理的代表性论著。全书共分二十二章,有教育的意义、教育上各种主要的目的、平民政治下教育上个人与社会之关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上本能的基础、想像力的发达、智识的性质及研究的方法、教育上自由的观念、自顾的感情统系、德育的方法、各种教材的价值之比较、职业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