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生态城市绿皮书)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生态城市绿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进行深刻反思与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中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决策、咨询、指导发展意见;根据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的动态评价模型,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15强,其中特色发展50强是今年的亮点;提出“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的梯次推进新路径,并在分类评价中引入建设侧重度、建设难度和建设综合度等概念。

作者简介

编者刘举科,男,汉族,1956年12月生,甘肃庄浪人,教授,现任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分管人事科研等项工作,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常 务理事、甘肃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体育学科组组长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生态城市绿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序言

GⅠ 总报告

G.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报告(2013)

GⅡ 整体评价报告

G.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

GⅢ 分类评价报告

G.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4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5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6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7 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8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GⅣ 核心问题探索

G.9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法规建设

G.10 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

G.11 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

G.12 生态城市空气质量PM2.5标准及检测报告

G.13 生态城市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

G.14 社会公众的生态价值观建设

GⅤ 附录

G.15 上海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探索

G.16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

G.17 参考文献

G.18 后记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生态城市绿皮书)是201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伟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生态城市绿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区域城市化模式与生态安全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对区域城市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生态安全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安全视角下我国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 电子书
《海绵城市:植物净化与生态修复》根据工程特点主要分为三大主体部分:第一部分“海绵城市中水生植物主要应用品种”,以“极具应用价值、实践操作性强”为原则,推荐了37种水生植物。在品种特性和应用技术介绍上,淡化了一些理论和常识性的内容,重点强调了与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经验;每种植物都配有彩图,并在不同类型的应用领域均有展示,以便读者能直观地识别植物和感知其在相关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第二部分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5)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效果、园区循环化改造进展、循环型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首次对我国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理论方法探讨及应用实践;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任务重、难度高的重点产业,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评价,并针对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关注我国再生资源领域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废钢铁、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和再制造领域的进
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2016) 电子书
城市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本书提出从效率、健康两个维度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这套评价体系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打破了统计数据的局限,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型数据获取方法,并对个别城市进行了进一步的案例剖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供城市决策者参考的建议。
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2020) 电子书
本书在《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2016)》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评价的“三模型”,在原有的“创新生态系统效率评价模型”和“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生态系统智慧性评价模型”,并运用这套评价体系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评价。本书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型数据获取方法,搭建了丰富的城市创新数据库,并对典型城市展开进一步的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群在创新生态系